長者長者facebook電子郵件

古籍

澳門公共圖書館現藏有古籍約四萬冊,收藏1950年以前的中西文古籍。中文及西文古籍分別藏於何東圖書館和議事亭藏書樓。何東圖書館的“何東藏書樓”現藏有二萬多冊中文古籍,其中以近代著名藏書家劉承幹“嘉業堂”舊藏的十六種善本最重要。而在這十六種善本古籍中,以《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最為珍貴。議事亭藏書樓現藏有二萬多冊西文古籍,收藏16世紀至20世紀葡萄牙在遠東的歷史文獻,前葡屬各海外領地的法令文獻等。

 

古籍推介

Centauro
第 146 期
書籍/報刊/視聽資料名稱:Centauro
編著者:Luis de Montalvor
出版社:Lisboa : Typographia do Annuario Commercial, 1916
館藏地: 議事亭藏書樓
簡介:

本書Centauro (書名意譯:半人馬座)是本館非常珍貴的一本季刊藏書,因為書內不但印有庇山耶的十六首詩和他在每首詩旁親筆修改的痕跡,書面還印有庇山耶(1867 - 1926)紅顏知己Ana de Castro Osório (1872 - 1935) 親筆寫下“贈予庇山耶”的墨寶。

Ana de Castro Osório是庇山耶修讀法律系時同學Alberto de Castro Osório的妹妹。由於庇山耶向她求婚不遂,在感情受挫及經濟需要下,1894年以教師身份來到澳門。他在去世之前曾回葡萄牙,Ana就協助他組編詩集,將十六首詩發表到Centauro

在葡萄牙文壇上,庇山耶經常被評為“象徵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體現法國“象徵派”詩人的美學原則,他把詩歌的隱喻性,通過想像和感性,用文字和音節之間的對應,去表現詩人的“神秘感性”世界。基於此,庇山耶在來華之前,多愛寫十四行詩(soneto),他把生活的點滴以隱秘感性的方式表達於詩體之中。

庇山耶1894年來澳門後,生活閒暇時,除了研習中文、學習中國文化外,也翻譯中國詩歌。大約在1908年,他從當舖購得一盒明朝時代不知名中國詩人的手稿,當中有兩首七言律詩、五首五言律詩和一首七言絕句。庇山耶將這八首漢詩翻譯成葡文,並在1914年9月13日、20日和10月4日、18日的澳門葡文報O Progresso發表。

本書Centauro所載的十六首詩當中,有三首詩是仿效了中國傳統的五言和七言的體裁去創作。他將他慣寫的十一音節十四行詩(Soneto Hendecassílabo)縮短成五個或七個音節。這三首詩是: 1) Violoncelo 《大提琴》(1900創作, 25行五言詩);2 ) Se andava no jardim 《在花園裡散步》(1913創作, 15行七言詩);3 ) O meu coração desce 《我的心落下來了》(1913創作, 16行七言詩)。這三首詩都是他來澳門後,在學習漢語和翻譯漢詩期間的作品。他將西方多音節變成中國的簡約詩體,用行數來補其缺。詩中的句法、暗示、比喻、象徵、聯想以及音樂感都從西方語言的約束中解放出來,使語言顯露精簡的本質。

Centauro的主編Luis de Montalvor (1891-1947) 在本書的前言裏論述了“頹廢主義”的特徵。“頹廢主義”在19世紀末起源於法國,於一場藝術和文學運動中擴展到整個西歐。“頹廢派”文學家主要以“唯美主義”和“象徵主義”的藝術手法進行創作。“頹廢派”認為“痛苦就是美”;“美就是痛苦”;沉溺於幻想、脫離現實,郤動機善良的“唐吉訶德”精神。他認同1911年諾貝爾文學得獎者比利時詩人Maurice Maeterlinck (1862-1949) 對“象徵主義”所下的定義:“世界是由可見的事物與不可見的事物、可見的人與不可見的心所維繫。作家不應停留在表面可見現象的描寫,而應直入精神世界,透視人類的靈魂和宇宙中超現象的力量,探討死亡及生命的意義”。 

觀察庇山耶的藏書,讀者可以更透徹地看到他的寫作風格。他藏有10本法國“象徵派”詩人魏爾倫(Paul Verlaine)的詩集,每兩本合釘成一本。本人在《古籍推介》的第130 及143期曾先後介紹魏爾倫的Les poètes maudits(被詛咒的詩人)以及Poémes Saturniens(憂鬱詩篇)。 “被詛咒的詩人”是自小被社會誤解、獨行獨斷、叛逆、反社會及自我毀滅(酗酒吸毒)卻具有才華的文人。庇山耶在澳門的生活就如“被詛咒”一般,雖工作高尚、衣食無憂,但他卻無法適應當地的生活,心靈空虛下吸食鴉片,導致身體健康每況愈下,晚年也無法在家鄉葡萄牙度過餘生,以致客死澳門。

庇山耶也藏有多本英國文學作品,當中有愛爾蘭“唯美主義”的倡導者王爾德(Oscar Wilde, 1854 -1900)的一本劇作An Ideal Husband(理想的丈夫)及王爾德因被判“雞姦罪”罪成的兩年牢獄生活中所寫的De Profundis(深淵書簡)。研究庇山耶的專家Daniel Pires 在評論《滴漏》時寫道:“庇山耶的詩歌具有音樂感,接近法國‘象徵派’詩人魏爾倫的美學原則”。Daniel Pires也認為庇山耶的詩歌還表現出詩人對中國文化的認識, 這與庇山耶研習中文和翻譯中國詩歌不無關係,中葡翻譯的經驗和中國詩詞藝術的風格影響了他的詩歌創作。

“頹廢”、“被詛咒”、“象徵主義”及“唯美主義”是評論庇山耶詩人和其作品的常見的詞彙。而透過Centauro的 十六首庇山耶詩作以及他的藏書可以印證本人多年研究古籍的看法:“看藏書、看人、看世界”。我們可以透過一個人的藏書,了解藏書人的性格,更可以進一步了解當事人生活的歷史背景。

參考書籍:

庇山耶著.陳用儀譯.《滴漏》Clepsidra.澳門:澳門文化司署花山文藝出版社,1997 年

Barreiros, Pedro ed. As Elegias Chinesas: Tradução poética de Camilo Pessanha, pintura de Pedro Barreiros. Portugal: gradiva, 1999 

Brito, Osvaldo. “Sonetos Hendecassílabos”, Recantos das Letras. 14 Dec 2020〈https://www.recantodasletras.com.br/sonetos/1601654

Pires, Daniel. A imagem e o verbo fotobiografia de Camilo Pessanha. Macau: Instituto Cultural do governo da R.A.E. de Macau,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