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的真实与创造的歷史 詹正德

以686为名写影评多年,着有影评集《看电影的人》,淡水有河book书店店主、友善书业合作社理事主席。

虚构的真实与创造的歷史

2017年或许是近十年来台湾文坛发生最多大事件的一年,篇幅有限恕不在此一一细数,但是其中情节最重大、影响也最广的大概就属年轻作家林奕含在其第一本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出版之后的自杀事件了吧?

事件发生之后,各界议论纷纷,相关当事人后续的所有发言都不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而不断有余波荡漾,整个台湾文坛也自此沈浸在悲愤乃至互相指责的诡谲气氛中,当时我想,若是能有一部激浊扬清的新作品出现,应该就能廓清此番气象,或者至少把焦点拉回到文学上来吧?幸运地,小说家黄崇凯的《文艺春秋》在之后不久出版上市,我认为《文艺春秋》正是这样一部让读者重新关注起台湾文艺及发展歷史的新作品。

《文艺春秋》从书名就很故意,当然是借自那本知名的日本文学杂志,但其实也很合乎书旨,这是本11个短篇小说的合集,每一篇都刻意找到一位上个世纪台湾战后文艺界的人物为核心,从而创作发想成一篇篇的小说。从钟理和、聂华苓、黄灵芝、柯旗化、王祯和到杨德昌、袁哲生等人,除了杨德昌是电影导演之外,其他都是作家;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第一篇却是拿瑞蒙卡佛的短篇形式来写台湾小说家的故事,这一篇既向瑞蒙卡佛致敬,也为之后的十篇定了调,就是每一篇的风格形式都不同,角色设定也不一样,甚至时空都不拘泥于当代,完全以能贴合或者彰显主要角色的生平经歷或创作理念为主,因之有几篇时空拉到非现时的场景去,甚至具有科幻小说的外衣;但是主要想要指涉的人物情节却又以实际歷史为本,如此架构在歷史现实之上的虚构小说读来实在非常过瘾。

且既然书名叫《文艺春秋》,小说中也出现许多不同的文艺类别以及该类别中实际的文本,例如汉声小百科、漫画、音乐、电影等等,相关的创作者及文本往往经过不同的“歷史过程”都已成为某种符号,一旦大量出现在小说中,立刻便能召唤出相应的符号意义来,于是愈熟知这些符号的读者,愈能够受到召唤,并且自行产出新的解读意含,让整个阅读过程更加充满趣味。

已故的歷史学家黄仁宇曾说:“写歷史和写小说不同,写歷史小说要有进宫戏弄慈禧太后的本事。”台大歷史所毕业的黄崇凯其实已经超越了这种戏弄歷史人物的层次,即便歷史真实不可动摇,但是将歷史真实取用为创作的材料,却可以“创造歷史”,因着这点,《文艺春秋》本身同样具有文坛“事件”的意义;比起林奕含以殉死的方式将真实与虚构打散掺杂起来以反抗台湾战后的大叙事,不可谓不悲壮,但黄崇凯却找到了一层又一层可以渗透暗察的角落,带领不同年龄的读者回头检视这一步步走来的大叙事底下还包藏着怎样的内里,让读者自己对文艺活动产生“春秋”之意,这是小说家最聪明或也最狡黠之处。

文艺春秋

▸ 文艺春秋

编著者:黄崇凯

出版社:卫城出版

出版年份:2017

返璞是归真的生命美学 薇卡

现居深圳,前《女报》资深编辑,现为自由撰稿人、编剧、餐馆掌柜。

返璞是归真的生命美学

《珍物》一书,描画关于人与物的美学博物,囊括了家国之情大小感怀,个中因缘聚散,裹挟遗憾喜悦,我们去置身每一个人的生命,靠近每一个特立独行的灵魂,看见一种返璞归真的感怀。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考古学者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她没有分享奇珍异宝,而是选了姐姐的手织毛衣。自小体弱多病,家中困难,在人工较低的年代,手工考究的姐姐做出平实毛衣伴她出入各种公众场合。“我活到今天靠的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最催泪,写父亲的讲义。父亲在“文革”时屡遭批斗,下放沙县,1960年代无法上讲台后,开始认真写讲义。文革抄家之后的讲义成为父亲最重要的遗物。没再教书的父亲在农村离世,一生心繫民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情怀,是“只为浮云能蔽日,不见长安使人愁”的悲悯。台湾杂志人黄永松最感怀,他在贵州深山收到一位一百多岁的老太太在九十岁时亲手做的竹刀木蜡布。“听闻展览需要,她剪下一块蜡染‘我把身体给你,灵魂留下来’”,老人作出割爱和理解,让黄永松的心被重击一拳;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最坦荡,母亲在菜地里摘菜用的篮子,她提上当成手袋一样用。她说,自己就是天生天养的,并不在意现实的奢侈,一切顺其自然。

藏琴无数的李宗盛,写的这支笔,让他从高中联考二度名落孙山后风吹日晒的瓦斯行工人,变成了才华横溢的唱作人;建筑师马岩松,写的胡同里的青苔,从清代四合院的山水之美、什刹海游泳钓鱼的儿时夏日,时至当下无比庞大的现代化超级城市,他潜心想延续的是老北京城悠然自得的人与自然……

一切无坚不摧的集权,开始变得柔软温情。这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觉醒,一种审美的溯源,一种民族的归根。

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我想,是人文的包容心——过去的才情、精致、感怀都得以妥善对待。曾经,一声声口号,一把把火,我们粗暴地丢弃了太多老祖宗的传承。

《珍物》尚且不算中国文艺復兴的萌芽,但人文价值的重归,需要有这样已经建立了生活美学生命哲学的书中人生活在民间。他们温和且敬畏地生活着,意味着我们曾礼崩乐坏的歷史伤痕,在渐渐修復。

生活在这个时代,相对自由的我们应该庆幸,也欣慰民族仍有源源不断克己復礼的文艺工作者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值得珍视的“生活在彼岸”的平和。

那些他们看重的人生部分,让他们成为了自己。

珍物

▸ 珍物

编著者:生活月刊编辑部

出版社:上海译文

出版年份:2017

关于吃,你怎可能讲得过澳门人? 袁绍珊

诗人,在澳门长大,在北京和加拿大拿了两个学士和两个硕士学位,在两岸四地出过一些书,对文学电影美食旅游不能自拔,典型双子座。

关于吃,你怎可能讲得过澳门人?

冬天不谈吃,好像有违天理,先是澳门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美食之都”, 紧接着《米芝莲指南香港澳门2018》出炉。明明吃饱了,睡前心思思,又打开美食纪录片,看完food porn才飢肠辘辘地睡去。

几年前带台湾美食家去雀仔园吃家庭式葡菜,两个人难点餐,叫老闆通融通融做小份点儿。“来的人是着名美食家呢!”老闆嗤之以鼻,邻座客人还补刀:“哪个澳门人不是美食家?” 餐厅摘多少颗星,于澳门人都是浮云;澳门人不听从吃的权威,只相信自己的味蕾。

所以翻读《文字里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一书时,读者可能会对书中提及的所谓“美食” 有认知上的落差。大部分作品不是曹雪芹《红楼梦》式的精致饮食,多是穷中谈吃──粗菜、街头小吃、粥粉面,或者买少见少的功夫菜,如穆凡中谈“窝窝头”,水月谈“鸡蛋焗禾虫”,无不是粗中带细,寡中带甜。谈海鲜,也不是甚么高档货,全是虱目鱼、鲮鱼、带鱼,庶民得很,却日常亲切。谈零嘴,漠视一切名店的高级甜点,而是外婆的角仔、姥姥的蜜麻托、母亲的虾片。怀念美食是藉口,从食物谈故人、旧事、童年、往昔,才是重点。

从书中不难看出澳门作为移民城巿,大江南北的菜式如何百味纷陈,上海泡饭、顺德鲜鱼、南京鸭子、常熟叫花鸡,都是一辈子的乡愁;吃饺子吃出外遇,因为“虾酱”和海关起冲突,也是一绝;梯亚的〈跟着文字饶舌〉不贩卖记忆也不卖弄学问,云淡风轻勾勒出日本文学与日本美食的紧密关系,营养丰富,风味绝佳。

在《深夜食堂》当道,人人自诩为“吃货”,“相机先吃”,动不动就被“肥胖症”及“三高”所困的二十一世纪,上馆子、尝奇珍已是寻常事,我们为甚么还要看澳门作家写美食文章?因为重点不在于好不好吃,而在于故事;食物有了故事,就像深夜有了可以摸着酒底聊到三更的良朋,那酒到底只在口腔滚了几圈,还是喝下去了,一点都不重要,重要是它让味蕾有了永志难忘的记忆。食物因此不再是好吃与不好吃的二元对立,不再是口腹之欲的肤浅追求,不再是炫技炫富的盲目张扬,而是将岁月、文化和情感共治一炉的佳餚佳酿。

最难能可贵的是,从三餐不继,到如今国际食府遍地,澳门作家惦记的还是古早味。作家们不一定都有一条金舌头,但你不难从字里行间,读出他们对生活的感动与感恩。唯一忠告是睡前勿翻此书,不然定会有吃宵夜的冲动了。

文字里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

▸ 文字里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

编著者:穆欣欣(主编)

出版社:澳门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

非关同情 吕莉莉

澳门人,现居香港,文字工作者。

非关同情

曾想过要如何堆砌各种优美的文学词藻,来介绍这本《做工的人》,然而,最后发现以平实的话语才最贴近作者林立青所表述的工人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他们不如时下文艺青年般懂得装饰或掩盖,却是脚踏实地地过生活,该爱就爱,该怒就大声说出来。这本书也是如此,它没有甚么华丽的编排或矫情的桥段,却有如一部一部短小精悍的纪录片,在作者的观察下,把你可能不曾接触的世界再现眼前,那世界常是烟尘瀰漫、汗水淋漓,却暧暧内含光。

在工地担任监工的林立青,就是在这水泥和钢筋构筑的世界里,以他的双眼描绘无数形形色色的做工的人──年青的建筑工人和他们帅气的电单车、总是以酒精来提神的师傅、运筹帷幄的工地大嫂、地盘小吃部的娼妓……镜头再拉近点,看到正陪笑的女郎残缺的手指、电工师傅因工失去视力的眼睛、老年工人生活拮据的无奈以及工人们不懂法律而有苦难言时懊恼的眼神等。在他的字里行间,这些总是被隐藏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位位都立体鲜活了起来。他们有血有肉,不再是模煳的背景。资源困缺、工作艰苦、挣扎求存,种种模样都被作者用同理的眼睛温柔拾起。书内文字的描述却极为克制,平静地说着各种人生故事,却让人感怀万千。犹如作者所说:“生命是有层次的,一层一层剥开后,每一片回忆都会让人流泪。”

撰写社会弱势人群的着作比比皆是,然而《做工的人》下笔之处尽显同理,而非同情,这正是此书最显珍贵之处。同情,你站在上位检视弱势人群;同理,你和弱势人群并肩而行,理解而尊重。这或许是林立青的背景使然。在台湾夜市长大,他并非毕业于所谓名校,甫出校门便在工地四处奔波,工余执笔记录工人世界,誓要翻转大众对基层劳动阶级的偏见。正因为他的同理心,他笔下的工人并非皆为悲愁样。他们苦中作乐时而有之:夏日师傅发挥专长在工地做了张吊床,寒冬则就地烧蕃薯与众同乐;工余时结伴去按摩钓虾。描写年青工人喝完饮料会为了拾荒老人而回收铝罐;面对不公不义时主动帮助其他弱势人群。书内也可见在工地里时而扎铁时而清洁的女工认真的背影描绘;或是天气不佳时建筑工人拼命工作、雨水汗水交织等段落。做工的人刻苦而努力的活着,充满着生命力及人性。他们何需被人同情?他们需要的是同理,是同心、理解和尊重。

书本最后描述了这么一位师傅,他进入便利商店时宁愿脱下自己鞋子,也不愿踩脏店内白色地砖,但求不要造成店员的困扰,“毕竟做工的疼惜做工的”。

在这个阶层分明、贫富不均的时代,这份同理心和这本书的重要性,彰显无遗。

做工的人

▸ 做工的人

编著者:林立青着、赖小路摄影

出版社:宝瓶文化

出版年份:2017

从街道命名看澳门城市演变 吕泽强

澳门出生,1999年毕业于葡萄牙里斯本建筑学院。曾参与多项澳门歷史建筑的维修、街道优化、文物旅游路线规划及世遗申报工作。之后于法国完成有关歷史建筑及城区的专业课程,成为首位取得法国文化部Diplome du Centre des Hautes Etudes des Chaillot硕士后专业文凭及法国文化遗产建筑师资格的华人。

从街道命名看澳门城市演变

作为文化遗产建筑师,我对澳门城市发展歷史的研究甚有兴趣,今次在《书与城》介绍的书正是与城市街道有关。

今年10月,遗产学会出版的《1874年澳门市公共街道命名册》,是澳门街道和城市研究的一本不可忽略的工具书。

自19世纪中叶,澳门城区的发展和街道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澳葡政府为了开发城市及加强管理,不仅开闢城墙以外的地区,同时亦对一些街区进行改造,包括望德堂坊和雀仔园;政府并对澳门城内的街道进行登记,以作管理和规划。

1847年澳葡政府通过政府训令,开展城市街道的命名工作,并在房屋与商店加添门牌号。为此,1869年柯邦迪总督成立公共街道命名委员会,由首任统计司司长桑帕约担任委员会秘书。于同年7月26日及8月2日的《宪报》刊登了街道命名名单,然而,该名单只列出街道的葡文名字,没附带其他更详细的资讯。

《1874年澳门市公共街道命名册》原是一份政府内部文件,该档案现藏于澳门档案馆,手稿只有葡文版本,之前从未被公开,却是澳门首份真正的、具使用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街道名册文献,记录了19世纪末澳门城区街道的详细资讯,包括“天主教城区”内各区街道的起始位置、门牌编号和房屋数目等资讯,但却未包含城外村落的街道,另外还记载了望德堂坊、雀仔园19世纪末、20世纪初消失的街道,对城市与街道研究非常重要。

已故澳门歷史学者文德泉神父在其关于澳门街道的着作中,曾经引用过上述的文件。

遗产学会组织研究人员对该手稿内容进行了整理和翻译,方便研究者的参考和使用,填补19世纪末澳门街道文献的空白,加深了解这时期的澳门城区发展及街道变化。

为了让该书更具可读性,书中採用旧相片来展示一些街道的面貌,同时根据名册内容,结合其他地图和歷史文献,重现已消失或已更改的街道。

其中值得推介的是,本书研究者龙发枝建筑师通过街道名册上的资料、比对各年代街道名册,并绘制一系列《1874年澳门市公共街道命名册》所描述的澳门城区街道图,探究当时街道状况和结构,包括已消失、已改变、更改佈局的街道,以及城区范围和堂区的演变。而研究员劳加裕通过《澳门宪报》和歷次出版的“澳门市街道名册”*,阐述澳门街道登记制度的歷史,以及“澳门市街道名册”的演变过程。

*编者按:歷年版本的题名略有不同,一般统称“澳门市街道名册”。

1874年澳门市公共街道命名册

▸ 1874年澳门市公共街道命名册

编著者:

出版社:遗产学会

出版年份:2017

好好爱自己 Emily Kwong

香港专栏作家,资深传媒人,写酒写人写饮食写文化写生活,在美好生活与人生黑暗面之间发现了宇宙就在自己内心。同时成为颜色疗癒系统 Aura-Soma 的谘询师。 IG: perfectwriter

好好爱自己

在情绪病横行、抑郁症成行成市的这个世道,“爱自己”是近十年间,其中一项最多人谈论的话题,只要你去 Google 上搜寻一下,不消一秒钟,便可以获得 4,410,000 条结果;另一热门身心灵题目,就必然是“mindfulness”,搜寻结果更惊人,0.44秒便可以获得 82,200,000 条结果。

由此可见,现代人对于追求心灵的安慰及资讯,需求极大。于我,爱自己及mindfulness(正念)的宗旨在于“全然接受,纯粹自在”。读由 Janet Lau 撰写的《黑白人生》,大家可以找到一份安乐的心法。

记得一行禅师讲过一句:The purpose of a rose is to be a rose.(玫瑰的存在目的,就是当玫瑰。)一个人不全然接受自己的美好与黑暗面,又怎生自在?而 Janet 撰写《黑白人生》,无非就是要书写出人的全部,以“黑与白”去比喻人性的美好与黑暗面。书中共分成六个章节,由“认识情绪”、“面对黑暗”、“认识信念”、“找回方向”、“认识真爱”、“学会去爱”。城市人生活繁忙到极点,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活在心跟脑不协调的状况,而往往都是只管用脑,甚么都讲求理性为先,样样以头脑去分析,却少有听从心的需要,心的倾诉。爱自己,绝对该由学会聆听内在自我开始。懂得分辨来自脑及心的讯息,就可以渐渐学懂如何去解读情讯背后的讯息,由自己开始,再及至身边的人。书里都有轻松的比喻及小故事,令读者易于明白。接着,章节之间亦同时载有 Janet 亲自示范的瑜伽及冥想、以至感恩练习(于附录中更有瑜伽及冥想的重点及图片示范)。

Janet 本是一位瑜伽老师,而她于 2014 年就出版首本中文着作《瑜珈‧生活禅》,同年受邀在TEDx席上演讲。Janet 以香港为基地,活跃于东南亚各国,担任瑜伽培训教练及举办正念、瑜伽,以及自我发现(Self Discovery)课程。凭藉佛学研究硕士学位资歷,她在教学中融入了古典瑜伽哲学、佛学意义及灵学,亦融入她对情绪平衡的理解,并贯穿解剖学及阴阳瑜伽的技巧。她于《黑白人生》中的自序中提到“十九年来与忧郁打交道,明白情绪有不同层次,它们就像神经反射,只想给我们传达讯息,帮助我们走回应走的路──而每个人的生命道路都不同,透过情绪,我同时明白宇宙的运作模式及生命的智慧。观察‘黑’是帮助我迈向‘白’的法门。”

关于爱,关于爱自己,也许有很多法门,也许有很多书籍在谈论在阐释,而《黑白人生》于书海之中,亦只是其中一本而已。可是,作者不掩饰的细腻情感及对过去生活的感受,不介意分享她亦曾经被忧郁所折磨。她以温柔的语调娓娓道来,不用艰涩的言词,是以让书更具可读性。这是一本关于人生、信念、力量与及爱的练习书。

黑白人生

▸ 黑白人生

编著者:Janet Lau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

出版年份:2017

正义的温度 宛冬

资深传媒人,现居北京,《男人装》专题总监,写明星也写平凡人。文章散见于《GQ》等杂志。

正义的温度

在每年如海的影视作品之中,人民群众对一种题材非常“买单”——那就是英雄挥舞正义之锤,击退邪恶和不义,无论是穿着紧身衣肉搏,还是普通小人物站在法庭之上,抑或是不知名的侠盗覆雨翻云,似乎都成为了大众的心理诉求:他们需要看到正义被伸张,判罚被执行。正义以很多面目出现,但都会殊途同归,武松杀死西门庆,超人抓住卢瑟的那些瞬间,都会引发最大程度的欢呼。

《正义课──从电影故事看美国法律文化》汇集了70多部经典法律题材电影,通过解读电影中的经典法庭审判场面,让读者感受欧美法律文化。正义,作为人们一直热衷的话题,它不但有关终极价值的追问,同样也是普罗大众和社会结构达成的协议。只有在正义划下的范围里各行其道,惩罚越界的,保护规矩的,人们才能安心在社会中生活,不至于将人生陷于混乱和不安,令罪恶横行。

在现实社会里,无论是小孩或是老人,但凡有些常识,都会在矛盾无法通过私下解决的时候,找法院来做最终的审判者。吵不下来的架,分不清楚的钱,都可以在国徽下一锤定音,从此再不纠缠。可是,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之中,法律也并不是万能的。人类的纠纷,往往会以一种略显诡异的方式呈现,如漫画般标准的邪恶注定只能是想像,人类不但会撒谎,更存有偏见。更多的情况是母亲声称是野狗叼走了孩子,却无法证明;女人指认三个男人轮姦,群众却说她是情愿的;黑人更容易被定罪,穷人更像是凶手,移民男孩被当成弒父者……这些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既然基本不可能穿越时空,法官和陪审团就要面对无穷无尽的真话与假话,披沙拣金,在争吵与辩论中寻找真相。《正义课》中提及的每一个电影,都是一次在谎言迷雾中苦苦寻找真相的正义急行军。

作者Paul Bergman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教授,着有一系列法学专着,本书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解读了不少的法律现象。一旦站在法庭之上,原告与被告,检方与法官,律师与陪审团,都会进入一种理性撕扯情感的极端境地,代表法律的人,需要将情感剥离出去,而向法律乞求的人,则试图在残酷的理性之中寻找空间,他们就像是在丛林中彼此寻找的食物链,千方百计地击杀对方。正义在这看不见硝烟的120分钟战斗中,冉冉升起。电影虽然不能当作法律的完全参照物,但它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激发观众对于正义的思考,动摇他们的偏见,顺应他们的要求,对他们又拉又打,直到结局幕落,正义以女神之姿统治一切。这种对于概念的感知,不啻于沙漠甘霖,一杯饮下,便生出无尽的快感,感到生活依然可以挽救。

想要感知一个国家在正义上的温度,莫过于在银幕之上,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冤假错案的,《正义课》这本书恪尽职守,只是,剧透太多。

正义课

▸ 正义课

编著者:保罗 ‧ 伯格曼(Paul Bergman)

出版社:浙江人民

出版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