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书

  走进书店,总会看见以明星做封面的畅销书,有些是明星自己执笔写书,有些是作家描写明星。在林林总总的明星书里,我们怎样去分辨好坏?今期《城与书》跟澳门大学传播系高级导师李展鹏对谈,让大家理解这个出版潮流。

    

    

吕:吕珠玲  李:李展鹏

吕: 市面上愈来愈多关于明星的书,像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吴俊雄的《此时此处─许冠杰》、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学系助理教授洛枫的《禁色的蝴蝶─张国荣的艺术形象》,都是以文化研究的角度评论明星,学术价值很高。你也是专注文化研究,但你写的《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艷芳的演艺人生》却不是以评论角度,而是访问梅艷芳身边的人,这种写法有甚么好处?
李: 明星评论是一种有距离的分析,但梅艷芳跟身边的人的故事很真挚,访问他们可以把冷冰的评论变成有温度的人情故事。这种写法的学术价值也很高,许冠文不再活跃但愿意受访,黎小田记忆差了但尽量回忆往事。评论集几时做也可以,但要交代《坏女孩》这首歌怎样诞生、《胭脂扣》如何拍成,只能透过这些当事人忆述,让以后研究梅艷芳或香港影视产业的人参考,我也在书末增加了几篇评论文章。

吕: 一本明星书要用评论的角度还是人物访谈的方式,应该是因人而异吧?梅艷芳跟朋友肝胆相照,由别人口中忆述她的事自然动人,但以相同方法描写王菲会有一样的效果吗?最近谭咏麟出了自传《谭咏麟走过的银河岁月》,由着名作家苏美智笔录,但他眼中的时代变迁颇肤浅,成长故事也不算动人,一本明星书的灵魂源自这位明星的内涵,因此我想每位明星应该各有写法。
李: 我只写过一本明星书,不敢说是否只有梅艷芳适合这种人物访谈写法。如果要写张国荣,也许访问他的「麻雀脚」也大有故事。王菲的朋友似乎不多,写她可能真的有难度,但她的音乐很有个性,也许可以访问她的创作团队,但未必有甚么人情故事,因此用文化研究的写法可能更适合。不过这也涉及另一个因素,梅艷芳去世了,地位自然提升,要她的朋友回忆一位故人,当然特别有感情。

吕: 明星书通常很畅销,但也易引来鱼目混珠,我最近看了《张国荣─不如我们从头来过》,作者来自北京,不够30岁,将关于张国荣的坊间报导和网上资料拼凑一起,绘形绘声描写张国荣的故事,夸张到连张国荣跳楼一刻的感受也描写出来。我写这个「明星书」专题时有点内心挣扎,这些书是存在的,但我应否跟读者介绍,毕竟这种写法很有问题。你对这些书有甚么看法?
李: 我对这些书深恶痛绝,大陆曾出版《如花─风华绝代梅艷芳》,说是以经歷加感受探寻梅艷芳的内心世界,这种扮传记的小说会让读者信以为真,令人误解了一位明星。这些书大多在大陆出版,可能大陆读者不了解港澳资讯,也不太懂分辨资料真确,但作为粉丝一看便知是假的。我建议买书时要了解作者能否访问当事人、做了几多资料搜集,还要用常理分析,例如作者不可能知道明星回家后的事。

吕: 另一种明星书是明星自己执笔写书,这好像是这十年间流行的事,有时令人十分惊喜。我记得古天乐曾经出版《玩具大战》,写自己收藏多年的玩具,还专程访问日本漫画家和世界级收藏家,十分认真。以前很少明星愿意写书,今天很多明星当起作家,像林青霞退休之后也学写作,已经出版了两本书。你认为这个转变是怎样发生的?
李: 80、90年代的影视业发展蓬勃,出书收入对明星来说太鸡毛蒜皮,大家不会花费心力。现在影视业不再兴旺,而出版界要借明星的吸引力推广新书。林青霞的文章写得不错,以前我们只重视她的美貌,现在读者可以窥探她的灵魂,走进她的世界。其实换了钟楚红或张曼玉执笔也会勾起读者兴趣,因为人们对明星的好奇歷久不衰。

吕: 但今天人们不用再对明星好奇,我从脸书知道何韵诗在某个国家的旅途上刚发生了甚么事,我们买这些明星的书,反而似是表达一种实质支持吧?
李: 你说得对,这个年代的明星很容易跟我们分享自己的看法,例如郑秀文的书讲述自己以宗教克服抑郁症,或叶蕴仪的书写参与社运的国际明星。这个年代的明星写书重视主题,也配合自己的特质,一本好的明星书让你看到一个社会时代。我觉得了解明星其实也是了解自己,因为我们喜欢某个明星,总是因为他触动了我们某种性情,整件事就变得更有趣了。

值得

▸ 值得

编著者:郑秀文

出版社:明报

出版年份:2010

玩具大战

▸ 玩具大战

编著者:古天乐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

出版年份:2008

她们的二三事

▸ 她们的二三事

编著者:叶蕴仪

出版社:明报

出版年份:2015

此时此处-许冠杰

▸ 此时此处-许冠杰

编著者:吴俊雄

出版社:天窗

出版年份:2007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的艺术形象

▸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的艺术形象

编著者:洛枫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

出版年份:2008

张国荣-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 张国荣-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编著者:关熙潮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年份:2015

明星当作家

  明星执笔, 关键不单是自己的文笔和眼界,还有整本书的编辑功力。林青霞的写作诚意可嘉,刘若英的心思创意尽在文字之间,而何韵诗的出版团队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少女时代的林青霞只会读剧本,退休之后才开始学写作,虽然迟了起步却迎头赶上。她迷上买书看书、结交文化大师如董桥和蒋勋,为她写序的是白先勇和章诒和。她在书中忆述跟邓丽君在巴黎喝下午茶、跟张国荣打麻雀,由这位一代美人写成的明星书,注定星光熠熠。

  林青霞的文笔是好的,内容也丰富有趣,然而写文章不同写书,这本书缺乏的是深度。例如〈忆〉回忆张国荣陪她打麻雀,匆匆几十字交代了事,即转而敍述自己在香港的生活。又例如〈不丹˙虎穴寺〉一篇,对虎穴寺的介绍也是水过鸭背,而不丹是怎样的国家也只字没提。

  一位好的编辑可以提升作家的层次,但这本书却只把林青霞的文章零零散散结集一起,于是第一篇写了不丹游记,接着回忆邓丽君和张国荣,忽然去了俄罗斯看博物馆,然后又忆起跟甄珍的演艺生涯。看得出邓丽君对写作很用心,只盼她遇上一位好编辑,写出一本有深度的作品。


  何韵诗的游记归功于两位出色的编辑─邓九云和饶双宜。全书分成五章:「遇见现场」写景点、「遇见生活」写社会、「遇见他们」写人物、「遇见自己」写反思,把游记内涵一层层提升。中间加插了何韵诗拍摄的行装、早餐和明信片等照片,令版面盎然有趣。

  当然,这本书最大功劳是何韵诗自己,她的文笔流丽而有幽默感,对社会有好奇心和洞察力,令本来只是吃喝玩乐的游记变得有内涵深度,例如她由丹麦满街婴儿车说到北欧的福利政策,由瑞典的坟场旅游说到生死教育。她老实抱怨印度很骯脏、瑞典人很冷漠,令这本游记更加率真。

  这本书有几处令人十分感动,这是源于何韵诗的古道热肠。游客批评印度民宿老闆高傲,她看得出只因对方工作认真;英国游客要在恆河撒下亡父骨灰,她拍拍他的肩说一句「Good luck」;她回到香港记得要给丹麦的民宿主人寄药膏贴,治疗婆婆受伤的右手。何韵诗要是弃歌从文,也将会大受欢迎。


  台湾女星刘若英的才华不容置疑,她在美国修读古典音乐,在中、港、台三地参与舞台剧,也定期在报章写专栏。大部分明星只将专栏结集出版,但刘若英连出书也像一个文化实验。《我敢在你怀里孤独》由她编着,招徕一班明星朋友对谈,分享大家的独处和相处之道。

  这位才女自幼享受独处,即使到42岁之龄结婚后,仍跟丈夫如在同一屋檐下各自生活,直至怀孕了才明白从此要跟腹中骨肉朝夕相处。怎么办好?于是她招徕圈中好友如陈绮贞、林奕华、五月天石头、卢广仲对谈,有的比她更孤僻,有的不能单独过活,每一篇对谈都趣味盎然。

  我们以为明星的生活五光十色,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他们在镜头背后可能比我们更孤独,但刘若英示范了独处和相处也是智慧。刘若英的文笔流丽,她在对谈之中穿插自己的生活,包括她在演艺界的多年经验,也结合了一众艺术家的生活智慧,更动人的是书中流露的母爱。

明星当作家
云来云去

▸ 云来云去

编著者:林青霞

出版社:天地图书

出版年份:2014

接近独行:45天的出走思考笔记

▸ 接近独行:45天的出走思考笔记

编著者:何韵诗

出版社:HALLIC

出版年份:2016

出版年份:2015

作家写明星

  作家笔下的明星多是传记式或评论式的,关键是内容丰富、资料真确, 更好是反映社会现象。李展鹏笔下的梅艷芳有血有肉,也为香港80年代的歌影事业补白,是流行文化的出色作品。


  澳门大学传播系高级导师李展鹏研究流行文化,要为偶像梅艷芳着书立说,却捨弃文化评论的方式,而花了三年时间访问梅艷芳身边的人,包括她的唱片监制黎小田、伦永亮、电影导演关锦鹏、许鞍华,甚至母亲覃美金。19篇访问道尽梅艷芳的个性和成就,是第一本立体展示她一生的着作。

  这本书最动人的是细节,例如殿堂级摄影师鲍德熹忆述梅艷芳爱在片场为低级员工抱打不平;老牌乐手黎学斌忆述梅艷芳爱跟工作人员坐旅游巴士而不坐豪华专车、一起住小旅馆而不住大酒店。唱片骑师陈海琪忆述梅艷芳爱半夜找她倾诉失恋故事,流露这位豪迈明星的柔弱一面。

  此书不是为了对梅艷芳歌功颂德,而是寻根究柢地重塑这位一代巨星的真实面貌,娓娓道来《胭脂扣》怎样拍成、《坏女孩》如何录制,呈现80年代香港的影视及音乐产业,书末收录几位学者如洛枫和张五常对梅艷芳的评价。像李展鹏说的,好的明星书要反映一个社会时代,这本书绝对是成功之作。


  《谭咏麟走过的银河岁月》跟《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艷芳的演艺人生》有一点相通之处,都是透过人物访问来呈现明星的面貌,而且《谭》由谭咏麟亲自口述自己的故事,理应有更加深入惊喜的内容,结果内容尽是其实不太好笑的谭氏趣事、没甚深度的谭氏哲理。

  苏美智是一位出色的记者,但当李克勤赞扬谭咏麟无私的例子是谭愿意跟餐厅老闆合照,当陈百祥赞扬谭咏麟包容的例子是谭跟他做朋友,你很易明白「巧妇难为无米炊」的道理。苏美智始终不像李展鹏般研究流行文化,结果这本书也白白浪费了一个剖析80年代音乐产业的机会。

  不过,此书确实值得谭咏麟的粉丝收藏,毕竟流丽的文字交代了偶像的一生,涵盖他自中学时代「夹Band」、80年代当上天王巨星,到今天仍在乐坛打滚。书中刊登了很多珍贵照片,书末11篇朋友访问,人人对谭咏麟歌功颂德,应该足以令粉丝看得很满意。


  文化评论人洛枫花十年研究的题目,写香港电影史上九位女扮男装的明星,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例如任剑辉的少爷打扮反衬50年代的男人主导,陈宝珠的少侠角色可见70年代的女性抬头,梅艷芳的硬汉角色同体更显90年代的女权崛起。书中还有梁无相、凌波、冯宝宝、萧芳芳、林青霞和吴君如。

  洛枫向我们示范明星研究也有学术价值,她为了研究一位明星,看尽她饰演的所有角色,让读者彷如读了一本香港电影发展史。洛枫参考外国社会学家的性别研究论点,引述香港电影评论家的研究观点,还配合每位明星的成长背景,以证明她的推论。

  洛枫前作《禁色的蝴蝶─张国荣的艺术形象》获「2008香港书奖」及「我最喜爱年度好书」等奖项,这本书并不褒扬某一位明星,未必吸引粉丝买书,却是电影爱好者或文化研究学生应读之作。

作家写明星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艷芳的演艺人生

▸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艷芳的演艺人生

编著者:李展鹏、卓男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

出版年份:2014

谭咏麟走过的银河岁月

▸ 谭咏麟走过的银河岁月

编著者:苏美智 / 口述:谭咏麟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

出版年份:2014

游离色相:香港电影的女扮男装

▸ 游离色相:香港电影的女扮男装

编著者:洛枫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

出版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