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仍然运转不停 梁倩瑜

视觉艺术及文字创作者。生于澳门,曾于北京及香港升学,现于英国修读视觉传达(插画)专业。

个人网站:www.sandyleongsinu.com

单车仍然运转不停

《单车失窃记》两年前刚出版时我已购买,对于我,这并不是一本容易看完的书。不容易的原因,不是因为特别艰深或长篇,而是残酷现实的场面很多,作者总在低沉至极的时候留下喘息的窗口,让你沉静一下,待第二天翻开另一章。

于是阅读这本书最需要的,是时间。在反覆多个章节的重重叠叠之下,时间始终是最主要的绳索。主角的父亲骑着他那辆“幸福牌”单车失踪了,多年来杳无音讯,凭着他对单车的印象及熟悉感,在追寻失踪父亲的下落过程中,触碰到多人的往事与记忆:二战、银轮部队、老眷村、缅北之战、森林兽灵、圆山动物园……曾经在遥远角落互不相关的人,甚至是在战争立场上对立的年轻士兵,单车把骑在其上风驰的他们,捲入故事的旋涡当中。

处于不同年代的小说人物拥有曲折离奇的境遇,却都带着浓厚的庶民特色,在大歷史洪流中漂荡的平民,或远或近地受到战争阴霾的影响。正如当中一名经歷战祸的日籍老人说:“战争实在没有甚么好怀念的,但像我这一代人,到这个年纪,剩下的、记得的事好像又都在战争里头。”在战场上从命杀敌的年轻人们,在浩大的森林中听从指令,生命及灵魂也逐一迷失于湿漉漉的丛林中,在宣佈投降的一剎那,军官和士兵也成为落荒而逃的败将,尽管逃出了战争的年代,他们也离不开那个血腥的森林和雨季。

只要细想周遭,虚构的小说人物也在现实的生活中穿梭。生于殖民时代的澳门,许多移民的父母及祖辈也经歷过国家动荡的年代,与你每天相伴的人,脑海中曾深刻地记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目睹万人伏尸的景象。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嘴里仍反反覆覆地默唸,似乎多少次的诉说也无法把记忆抺掉,也可能如角色所说,除了谈战争,他们并没有甚么好说了。这正好回应了吴明益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向那个他未曾经歷时代表示尊崇。

除战争外,其中最令人共鸣的,还有亲人在单车上的“背影”。不论被命名为“孔明车”、“自转车”抑或“脚踏车”,都不免给了你一个靠近骑乘人的机会,让你可以近距离观看他们的背影:平日逃避直视的髮丝光影、流着汗珠日渐微驼的背、坐得温热的座椅都看得清晰,景物也如时间在你们两侧掠过成影。这样的背影在数个人物和两代关系中连续出现,像镜头般把广大的战争场景拉回亲密的关系当中,人物也因而变得更立体和真实。我相信,把背影描写得如此着重与细腻,也是作者相当怀缅的时光吧。

看吴明益的小说,常常令人徘徊真实与虚构之间,他的各部作品似相连的梯子,从作者童年的记忆和歷史记载中跳至笔下,这部小说中也出现了《天桥上的魔术师》、《家离水边那么近》等书中的人物或意象,他对大自然长期的观察也融入细节中,于是树木与动物,都充满着神秘而灵性的力量,人也在纷乱的世界中变得更渺小孤独。

一章一章读下去,没有让人过份陷入怀缅的情绪,也没有对当世的评判与自艾,时间本来就没有挽留或失去甚么,只是人把其刻意命名或记下。直至最终章,故事并未完结,单车仍然运转不停。

单车失窃记

▸ 单车失窃记

编著者:吴明益

出版社:麦田

出版年份:2016

从马拉松看人与城市的关系 庄国栋

退役书店阿麦书房老闆,隐居5年后,现于NGO负责公众教育工作。平行时空领跑读书会组织“八百万种跑腿”及“Run of Page”,近日涉猎社会创新与社企趋势。

从马拉松看人与城市的关系

如果你不是跑马拉松的,我应该如何切入,向你介绍一本有关一个城市的马拉松比赛歷史读本?

今天我们说街跑,泛指在繁华的街道间穿梭跑步。偶尔有跑步比赛能够安排封路跑经城市景观,更能吸引港男港女挑剔跑友争相抢位。如果有一场比赛由香港仔上斜到薄扶林村,接着大概下山至中环遮打道,你能想像只有15人报到参加吗?本书引述了《南华早报》于1910年1月的报导,记录了这场六英里比赛。这场可能是有纪录以来最早的香港长跑比赛,路线由当年香港仔鸭巴甸船坞,至薄扶林村一带牛奶公司牧场,最后终点设在中环殖民政府行政中心地区。路线曲线说明了,起点终点及沿途,已经是那时代英人在香港的管辖及生活重点地带。

1920年代,弥敦道上的圣安德烈堂,为威菲路军营(现九龙公园)的军人教友提供康体活动,在电影《Chariots of Fire》当中,那个年代长跑与教会的关系清晰可见。1921年第一届九龙马拉松,36名跑手,从安德烈堂开始沿弥敦道往北跑到窝打老道右转,转折地接驳到漆咸道及梳士巴利道回到教堂,冠军由任职九龙仓(广东道一带)的外籍人士夺得。可见当时尖沙咀作为军营及货仓,却被规划为花园城市的时代矛盾。

的确,这本《香港马拉松的足踪》,恰好记载了这个罕见的城市比赛路线的资料,让我们窥见当年的运动员是如何在这个城市跑过的。

除了从比赛的路线侧窥城市歷史,本书也讲述香港近百年来的特色长跑比赛。无论是未启用新机场跑道上或者青马大桥上,甚至是需要特殊香港深圳出入境安排的“港深马拉松”,无非都是为长跑参与者提供独一无二运动模式的视觉景观及移动城市的感受。

近两年香港出版的长跑书籍明显增多,除了跑步技术为主轴的工具书外,有不少个人出版,都是跑手朋友集邮照,或是香港跑步圈的 who's who 访谈记录。本书出版正好提供另外一种对待跑步歷史纵度的看法,让我们能够超越社交媒体朋友圈,看到跑步与自己城市的关系与想像。

很喜欢早年澳门的跑步朋友,没有过份吹捧海外马拉松的体育人文气氛,开始提出“自己城市的马拉松自己救”,沿途自发向澳门马拉松参与者打气及提供支援。或许澳门城市还没找到很多有关马拉松的歷史记录,但是,我们偶尔在妈阁或氹仔海畔轻跑时,从遇到的澳门跑友眼神及汗水中,隐约嗅到澳门有条件成为一个古蹟路跑比赛城市的契机。

香港马拉松足踪

▸ 香港马拉松足踪

编著者:杨世模、彭沖

出版社:商务

出版年份:2017

以 “生命” “歷史” “时间” 命题 黄霐雴

摄影工作者,于英国 Newport 取得纪实摄影硕士及学士,喜欢观察生命和物件之间常被忽视的关系。常以化名 Rusty Fox 名义参加各地不同大小的摄影活动。

以 “生命” “歷史” “时间” 命题

把“生命”“歷史”“时间”这三个元素注入并转化成拥有“记忆”的摄影作品,正正就是杉本博司《剧场》和《海景》系列的命题。

作为杉本博司的早期作品,《剧场》系列打破了传统摄影和艺术的界线,和日本同年代的摄影师不一样,在被佔领时期中长大的杉本博司并没有刻意去记录时代的动荡;相反地,他将镜头对准的往往是比人类记忆更早存在,那些早已被遗忘的光景。

于美国留学期间,杉本博司到访众多大大小小的电影院、剧院,并创作出《剧场》此一系列代表作。杉本博司的摄影在外观上奉行极简的风格,同时追求着极致细腻的摄影技术以及制作的工艺。在《剧场》系列中,观者在照片中看到的是一系列空无一人的电影院,以及完全空白的大银幕。我们不禁会提出疑问,为甚么需要大费周章地去不同的剧院拍下一张又一张空白的银幕?

在其着作《直到长出青苔》中,杉本博司自问自答着这个问题:

“人的肉眼和相机镜头的分别在那?”

“相机可以进行记录,但它并没有记忆。”他答道。

杉本博司把相机快门时间设定成和电影一样的长度,但得来的就只有一张张放着空白画面的大银幕照片(此原因为照片的成像原理。相机中的底片对着播放中的电影进行记录,长时间持续的曝光令出来的画面变成全白)。在利用摄影进行创作的同时,杉本博司亦是少数会把佛学理念融入自己作品的摄影师之一。在实验着肉眼和镜头分别的同时,他利用《剧场》系列表达出人生就如一齣戏,到了最后剩下的只是空无一物的思想。

《海景》系列作为杉本的另一个代表作品,也同样地反映他在这方面的哲学性思考。跟许多有关生命的论说想法相似,杉本博司认为海洋是所有生命的起源,亦是世界上可以找寻得到最古老,最没有受时间作用力而从外观上改变的存在之一。他相信海洋当中拥有“时间”的存在,同时孕育出“生命”,再慢慢转化为人类的“歷史”。

无疑地,我们在《海景》系列中看到杉本博司对于摄影,以及对于哲学的执着,一张又一张看似相同的海景照片,是杉本博司用了超过二十年的时间,走遍世界各地寻找他心中的海洋去完成。他认为这些照片也同时保存了我们人类至今依然存在远古的记忆。试想想,如果杉本博司今天去拍摄的是土地,而不是海洋的话,经过歷史洗礼后的土地,还能保留着那不变的记忆吗?

于杉本博司而言,他这样说着:“对于永恆的海洋来说,我们人类的歷史根本不值一提。”

直到长出青苔

▸ 直到长出青苔

编著者:杉本博司

译者:黄亚纪

出版社:大家

出版年份:2013

给歷史把一把成本脉 夏学杰

70后,现居吉林,媒体编辑,书评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南风窗》、《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凤凰周刊》、《读者》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近百万字。

给歷史把一把成本脉

“钱乃万事之神灵”,这是欧洲的一句谚语,中国人也有类似的观念,中国人认为,世间万事,细究起来背后都有一个“钱”字。如果用这样的视角透视歷史,又会得出怎麽样的结论呢?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就是一本用金钱解析中国古代歷史的书。作者郭建龙曾担任经济类报纸的记者,他以财经的视角梳理了一遍中国古代史。

本书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是因为秦围绕着战争建设了一套高效的财政机器,从民间经济抽血养战。那秦朝又死于甚麽原因呢?本书认为,六国灭亡后,制度惯性让秦政府无法重构财政,导致财政机器沿着惯性继续抽血,民间经济无法重建,最终崩塌。本书对秦亡原因的解析比较新颖,至少比贾谊的秦仁义不施而亡国来得靠谱。

歷史并不陈旧,没有如读者想得那麽遥远,正如福克纳所言:“过去从没有死去,它甚至都没有过去。”总有人说,古代史以及古代思想都落伍了,因为那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早已与现代的工业文明脱节了。郭建龙写道:“这本叫作《盐铁论》的书让现代人也意识到,古代和现代的相似性比人们所能够想像到的还要多,而现代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在两千年前有了折射。”人类的进步,是远没有一些人想像中那麽乐观的。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说:“若以国家、道德和宗教兴亡的全貌为背景, ‘进步’的观念本身就是可疑的。但是,进步难道只是每一代自诩‘现代’的人,徒劳无益、习惯性的吹嘘吗?从歷史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人类的本性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所有的技术成就,都不得不被看成是用新方法完成旧目标——取得财货,追求异性(或者同性),在竞争中取胜,发动战争。”

读完各朝代的财政办法,你会发现,没有一种财政制度是完全高效且无害的。世上恐怕没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办法,正如史学家沈刚伯所言:“自从孔德以后,想把歷史变成物理、化学的定律一样,但歷史思想与数理思想不同,想把个人的看法写成不变的定律,这是害人的。”选择必有放弃,放弃必有代价。社会是动态的,制度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只能因时因地做出适宜的选择,然后该转向时,能够勇敢转向,只是船大调头难,制度走到后期往往陷入死循环。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编著者:郭建龙

出版社:鹭江

出版年份:2017

余生,之后 虹风

台湾 “小小书房” 店主。

余生,之后

从青春时期到成年的阅读歷程里,有两本书不仅为我打开阅读的视野,亦可说扭转了我的生命路途——一本是帕斯特纳克的《齐瓦哥医生》,它令我在高中时期便决定就读俄语系;另一本是舞鹤的《余生》,埋下日后我开了一间书店的种子——但,这故事挺长,有机会再谈。

《余生》于千禧年出版,我也在那一年首度真正见识到台湾文学的语言、形式、主题,作为一本小说的整体艺术性,可以被拔高到何种境地。在《余生》之前或之后,任何我所接触到的华文文学,皆未能超越此书所带给我的震撼与启发——包括舞鹤自己后来所出版的《乱迷》,也达不到。

小说的简单情节是:“我”于年少时期读到关于雾社事件的书,对其残酷血腥备感战慄震动,当完兵后,隐居淡水十多年,“奋力阅读歷史与哲学,想了解‘军队’、‘国家’的起源与意义”,他忆起少年时期对于雾社事件所感到的激愤与热血,三十多年后,他认为有必要重新审慎地检视、思考。为了更接近事件的“余绪”,他来到事件之后,部落族人被放逐的川中岛,在那里与 “余生”的人们相遇,进而写下各种他所关切、思考的种种。

就小说的结构而言,《余生》的原创无法复制——整部小说全无分段。然而在阅读过程里的流畅与快意、诗意语言所构筑的节奏,起伏跌宕仿若山中行走。书中的自我质疑、诘问、思索,读者随之颠簸、漫步、困窘、了悟,犹如被引入林中蜿蜒迷径,不见云深处。

就小说所触及的主题而言,每一项皆如藤蔓绕生,繁复交织,导向更深更难缠的提问。在小说里,舞鹤写道,雾社事件,歷史记载了三次的屠杀:一是由马赫坡头目莫那鲁道所主持,砍杀一百三十六位日人;二是日本出动各地警备队,各式精备的文明武器,屠杀赛德克六社将近八百多人;最后则是同为赛德克族的道泽群社,袭击因第一次雾社事件被关在“保护番收容所”里的原住民,屠杀将近两百人,至此,“十日后迁徙到川中岛的余生者只剩二百九十八人。”对于这三次事件,无论就官方歷史,或是倖存的部落族人的理解与认知,雾社事件在当代的歧异性,皆反映了事件歷经时间之后的“摆盪”——介于真实与虚构——歷史事件可有真貌?

又或者,透过对“出草”的描写——小说里令人惊嘆、可怖却华丽无比的死亡之舞,提出“文明”与“野蛮”的界定与思考;透过小说里川中岛的余生者、部落的族人,你被逼着看见国家机器宰制、文化霸权底下几近于灭绝的原住民文化;以及最终,让读者不禁反问自己的是,失落原乡的,可只有原住民?抑或,我们这些,虽然活在岛屿上,却远离岛之根源的,所谓的“文明”之人?

余生(增订版)

▸ 余生(增订版)

编著者:舞鹤

出版社:麦田

出版年份:2011

哪里会是个天堂? 寂然

全职做人,兼职写作,作品以小说为主,为报章副刊写专栏逾二十年,着有《抚摸》、《青春残酷物语》等书。

哪里会是个天堂?

生活在地狭人稠的澳门,有时不免会有点压抑,有点吃力,有点累。每当有假期时,很多朋友都会选择去旅行,享受短暂的异国生活,然后又羡慕人家的社会环境和各种制度,或者更进一步嫌弃自己居住的城市,这种心情实在很有趣。

周游的散文集《近乎生活在天堂》,纪录她婚后定居瑞典十七年的生活点滴,介绍北欧寻常百姓的快乐与哀愁,分享她陪伴女儿成长时对当地教育制度的观察,还剖析了新移民在瑞典融入社群时会面对的问题。

很久很久之前,周游从网志出发,写一名港女嫁到瑞典的各种生活细节,其中包括她女儿的成长,以及欧洲那种重视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为她带来的冲击,尽管只是日记式的简单描述,但也生动感人,很有启发性。后来这些网站文章结集成书,她开始在香港的报章专栏定期介绍北欧的风土人情,像一扇明亮的窗,为读者提供观察城市、领略城市的另一种视点与方法。

比起她之前的作品《幸福在最北》和《亲爱的——给幸福加口甜》较偏向于家庭生活,这本《近乎生活在天堂》明显有较多社会议题,例如会写她在当地的楼价、福利制度、鼓励创意的风气、职场文化、养儿育女注意事项等,方便生活在港澳的读者自行比较,思考人家的政府和民众为何会发展出这样的制度和政策。由于作者来自香港,很自然会以亚洲人的角度来分析当地的问题,在介绍美好一面的同时,书中不时会提到完善的福利都源于人民交重税,也有提及种族问题和冰天雪地之下的生活不便之处,让大家明确地看到北欧人民为了幸福的生活而付出了什么代价。

报章专栏以轻盈题材为主,所以即使探讨相对严肃的议题时,也会从日常生活的小故事为引子。周游移居海外之前,曾任职于香港商业电台的创作部门,在她的文章中,流露出敏锐的触觉和举重若轻的文笔,书中又有大量色彩缤纷的生活照,展现优质的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澳门的生活与瑞典差异巨大,但正因如此,阅读这本小书,反而可以看到一些意想不到之处,例如看当地的家长如何教孩子独立,人家的老闆怎样尊重员工的家庭生活,欧洲人用什么方式享受假期,很多细节都让我增广见闻,甚至能重新思考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是否真的合理合适。此书虽名为《近乎生活在天堂》,其实作者一直强调“你睇我好,我睇你好”(你看我好,我看你好),当地亦有一些不易解决的社会问题,过去行得通的制度未来也不知会怎样,我们都不知道哪里会是个天堂?但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努力找到自己的答案。

近乎生活在天堂

▸ 近乎生活在天堂

编著者:周游

出版社: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7

波系圆嘅,世界都系圆嘅 王击凡

内地资深传媒人,独立杂志《Rice》主编。

波系圆嘅,世界都系圆嘅

这注定是一本只有一小撮人读得兴致盎然、大部分人看得一头雾水的“小众书籍”。首先,你得要看懂书名的这句话:《伍家谦,交畀你讲体育》(译成国语就是:伍家谦,把时间交给你报道体育新闻)——当年TVB的《六点半新闻报道》、《晚间新闻》时段,看完一连串当日发生的选举战乱天灾人祸之类的破事儿之后,新闻主播会笑意盈盈地,将麦克风(话语权)交给站在一旁等候多时的体育主播。如果说,时事新闻是主菜,那么体育新闻就是饭后甜品。

在互联网还不甚普及的21世纪初期,我们(中港澳)这一代“80后”,的确也只能靠着电视新闻的管道,去认知外面的广阔世界。TVB新闻节目(包括在剧集广告间隙插播的突发新闻)的重要性,也许就像现在的“动新闻”、“即时新闻”Apps一样不可或缺。“无线新闻,事事关心”,正是TVB新闻部当年的口号。即便你不是一个体育迷,你也一定会记得前辈级体育主播伍晃荣报道足球赛时的着名诙谐金句:“波系圆嘅(球是圆的)!”

“波系圆嘅”这一句话,其实内蕴无穷。一场球赛,即使双方实力悬殊,未到90分钟的最后一秒(有时甚至会有补时、加时、“突然死亡”、十二码),鹿死谁手也未可知。因为球是圆的,所以随时会滚向你意想不到的那一方。同理,世间万物也应如此——“世事无绝对,只有真情趣”呀!

因为同样姓伍,很多人都以为伍家谦是伍晃荣的亲生儿子,走上体育新闻这条路也是子承父业。实际上,他俩只是刚好“同姓”的师徒关系。不过因为命里的这点缘分,伍晃荣也把伍家谦视作自己的“半边仔”,言传身教处处提点。有“阿盲”(伍晃荣昵称)这样的严师,才有今天这样的伍家谦吧!书里伍晃荣、伍家谦二人的忘年交故事细节,几度看得我眼眶湿润。

时代不一样了,我们再也不需要时刻紧贴公仔箱,才能获取第一手的资讯。人手一部智能电话,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记者,电视新闻被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伍晃荣离世多时,伍家谦也早已离开TVB从事自由职业,连《六点半新闻报道》也取消了以往雷打不动的体育新闻环节……大概,只有从那个年代成长过来的人,才会懂得这本书的美好(以及它的可一不可再)。

无论如何,“波系圆嘅,世界都系圆嘅”,有缘的、“啱Channel”的人总是能碰到一起!

伍家谦,交畀你讲体育

▸ 伍家谦,交畀你讲体育

编著者:伍家谦

出版社:香港白卷

出版年份:2017

剃刀、药丸与钢琴 吴子婴

「边度有书‧有音乐」店主。

剃刀、药丸与钢琴

英国钢琴演奏家詹姆士.罗兹(James Rhodes,1975-)的《关键音》,笔触风趣幽默、俏皮自嘲,然而书的内容,也就是罗兹自述的人生,并不轻松。

这位现在看似意气风发的名人,主持的电视节目颇受欢迎,发行的唱片以古典音乐类来说堪称畅销,却曾在年仅六岁时,被四十岁的体育老师长期性侵,进而经歷过一系列自我毁灭的尝试与失败,包括在精神病院里试着上吊自杀不遂。书中许多赤裸裸的剖白,让罗兹的前妻担心会对他们的儿子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曾向法院请求禁制本书出版,不过最后英国最高法院认爲:「当一个人经歷过詹姆士那样的痛苦、承受过那些年的挣扎适应与艰难,他有权将一切说出来……不须掩藏任何细节。」事实上对罗兹而言,儿子正是他书写这本书的最大原因。对儿子的爱,驱使他在三十八岁事业有成的时候,愿意打破沉默揭露年幼时被性侵的不幸遭遇,以及那创伤如何严重摧残着他之后人生,除了身体上的痛苦,还让他精神上失去平衡,酗酒、嗑药成瘾、自残、强迫症、忧郁症。成爲父亲后,「自己过去的回声,变成了凄厉巨响」,随着儿子长大接近他自己当年受害的年纪,他对不能保护儿子的焦虑也愈趋强烈,并一度选择自残逃避甚至精神崩溃。幸好,有一扇窗为他打开,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奥秘、愉悦、激情与震撼,那就是古典音乐,而最终,也因爲古典音乐,还有家人挚友的支持与爱,他终能实现梦想,成爲独奏钢琴家,获得重生的力量。

书中不少篇幅诉说着他对古典音乐、特别是钢琴音乐的热情,每一章节以他钟爱的音乐家作品爲引语,包括作曲家的非典型简介—巴哈、贝多芬、萧邦、舒伯特、拉威尔、拉赫曼尼诺夫等,原来这些着名音乐家都有「精神不正常」的因子,因为各种理由在他们的时代被无情而丑恶的世界遗弃,却转化成强大的创作能量,留给世人永恆的伟大乐章。罗兹并非科班出身(虽然当年他的成绩与音乐天分让他可以进入音乐学院,后来却长期荒废,在伦敦金融业出卖灵魂多年),也因此他对古典音乐的看法,有些异端,尤其将掌控今日古典音乐的守旧势力,包括唱片产业、乐评等等视爲古典音乐生存的最大敌人。透过他自己录制的专辑以及后来筹划的古典音乐赏析活动,他想要将古典音乐带出令人窒息的传统音乐厅环境,变得更亲切,让现代人更容易产生兴趣与共鸣。

你可以把这本《关键音》当成古典音乐入门书,罗兹对于古典音乐充满热情的书写令人激赏,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视之为非典型的心灵励志书来读,借用他多年挚友、名演员班尼迪克.康柏拜区(Benedict Cumberbatch)的话:「这本书的精彩超过文字所能表达。写得优美,说得坦诚,对所有曾经受伤、正在承受伤痛、或是介于之间的人们会有深刻的启发。」

关键音:没有巴哈,我不可能越过那样的人生

▸ 关键音:没有巴哈,我不可能越过那样的人生

编著者:詹姆士罗兹 (James Rhodes)

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出版年份: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