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光中飞翔

—— 专访《微光──逆境中的生命》作者李锐俊和路家

文:Yvonne Yu  图:Panda Lei

为剧场创作,来自风盒子社区艺术协会的阿J(李锐俊)从2013年开始,有了很多和澳门滥药者以及相关社工机构互动的机会。接触下来,发现他们的故事非常值得记录下来,于是连同记者路家,用半年的时间,深入採访了15个横跨当事人、前线社工和医疗人员三大界别的人物,写成了这一本《微光──逆境中的生命》,为读者慢慢掀开蒙在澳门滥药者面上的“薄纱”。


说是薄纱还不够贴切,倒不如说是盖住伤疤的胶布,来得更赤裸。作为一件不想被重提,羞于启齿的往事,大部分的滥药问题当事人,在接受两位作者採访时内心时刻处于强烈碰撞中,既矛盾又撕裂。如若问你:对滥药者的印象是甚么?相信标籤八九不离十:男性为主、堕落、不思进取抑或是活于社会底层。翻开《微光》,刻板印象被扫光,这些当事人有不少是女性,也有家庭条件不错不愁吃住的,更有渴望改过上进奋发的……

那么,这种刻板印象有影响作者的写作立场吗?在採访前和採访后,作者对书中滥药者的印象有产生变化吗?路家说其实没有太大改变,那是因为她和J都是通过剧场演出而认识其中大部分的当事人,而那时并不知道他们的背景,合作久了,发现他们特别有才华,心思细腻,特别敏感。自然而然地,即使知道了他们的过往也并不惊讶。因为有着这种慢慢认识了解彼此的过程,访问者和受访者之间少了隔膜,也少了偏见。所以我们看到的书本内容,就比较客观和更能袒露心声了。为了更多角度呈现这一边缘社群的故事,书本推出的同时,也有刻画同样主题的纪录片《往事重提》面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结合着看,从他们的贴心追访报道片段中,更立体地了解这一族群。

“很遗憾,未能把家长这一环放到书中”,两位作者异口同声地说。滥药者从戒毒中心走出来之后,很多都需要面对要只身一人走向社会的问题,家长和亲人的角色缺失,造成了他们的反復和绝望。在採访的过程中,同样困难重重,不但当事人不愿再挖疮疤,他们身边的家长也大多三缄其口。提到最深刻的个案,单亲妈妈豆豆榜上有名。反反復復的戒毒,丈夫死于毒品,再加上在戒毒所出生和长大的女儿,茫茫不知前路的不安全感,重重包围着这位年轻的妈妈。阿J和路家对豆豆在受访后的生活非常关心,毕竟採访结束,书本出版并非最终目的,滥药当事人未来的生活,才是他们最关心的。看着豆豆那天真活泼的女儿,所有人都于心不忍,小小年纪便要被迫面对社会的不公(研究报告更指出,上一代有滥药问题,其下一代的滥药因子也会蠢蠢欲动)和被监控的人生。书中个案,其实还只是这个族群一个非常小的缩影而已,隐藏在黑暗下的人,很多还未能照见微光,仍然在阴暗逆流中苟延残喘。

记录的一刻,是当下的感动;而所有的过去,只能代表过去。

阿J说,对滥药者最大的帮助,不是来自于金钱物质,正如封面那蓝得沁心的书皮上泛着微光一般,可能只是一句邻居的窝心问候,家人的嘘寒问暖,就足够给予这些人微光。“给点脏水就发芽”,因为这一层平凡却不太容易在普世价值观中体现的意义,《微光》一书有了更丰满的质感。每个人读完本书都有属于自己的体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给予者,把阳光撒进心灵暗室。

微光
逆境中的生命
-----
作者:李锐俊、路家
出版社:风盒子
出版年份: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