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死亡

三、四月是春回大地的季节,也是死亡的月份。中国人的清明节是纪念跟我们天各一方的先人,西方人的復活节歌颂为世人死而復活的耶稣。

关于死亡的文学作品多不胜数,刻画死亡的诗更是歷久不衰,然而回到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死亡总是十分忌讳,例如广东话有不同词语形容生命结束,但偏偏极少用「死咗」;例如病人从医院的正门入,但灵车则从后门出;我们看尽天灾人祸的新闻,却相信死亡跟自己很远。

生死教育早在西方社会、日本和台湾流行,但在澳门和香港仍是起步阶段。正视死亡不是因为悲观,而是要为这个人生必经阶段做好准备。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不是真理,反而人们因为了解死亡,才会懂得活在当下。今期我们介绍让大家阅读死亡的书。

死在香港

香港独立记者陈晓蕾这本书不单最少要看一次,还应该买回家以备不时之需。这本书像一本实用指南,包含所有关于死亡的资料,例如癌症病人不一定要受化疗煎熬、生前可以筹备自己的丧礼、「节哀顺变」这句说话可能伤害丧
亲者,连道士打斋的喃呒经文,书中都有详细解释。

这本书一共分两册。上册《见棺材》报导香港的殡葬业,访问了业内人士、学者和宗教领袖,提供的资料方便得可以让人依着行事。下册《流眼泪》关怀丧亲家属,并探讨医疗和社福制度的不足,访问了医护人员、社工和丧亲
者。随着我们年纪渐长,老、病、死如影随形,这本书教我们好好准备。

三位作者一年来四出採访长生店、殡仪馆、纸扎铺、进殓房、出坟场,终于完成了这本推动香港生死教育的先驱之作。陈晓蕾盼望此书是一个开始,最终令香港人不单活得好,也能死得好。澳门殡葬业的改革长路漫漫,只盼终有
一天,也有人会在澳门推动生死教育。

死在香港:见棺材

▸ 死在香港:见棺材

编著者:陈晓蕾、周榕榕

出版社:三联

出版年份:2013

死在香港:流眼泪

▸ 死在香港:流眼泪

编著者:陈晓蕾、苏美智

出版社:三联

出版年份:2013

最后时光

美国着名会计师事务所总裁的事业如日中天,却在53岁时验出绝症,健康急转直下,头髮掉了、视力差了,连那个平时助他日理万机的智能电话,也因为他的手指不再灵活而变成负累。他坚持不靠化疗延长生命,反而欣然接受死亡的来临。这本书记录他的最后人生旅程。

这位商业鉅子曾经掌管庞大企业,决定以营商智慧管理自己余下的一百天时间。他列好一张清单,包括要陪伴爱妻女儿、跟亲友同事逐一道别、规划自己的丧礼等等。他在迎接死亡的期间,发现原来自己从没有这么好好生活过。
当一个人活在当下,才会为身边所有事情感到满足。

作者回忆最快乐的时刻,是跟爱妻在黄昏时候,在高尔夫球场上一起追逐日光。书中最后一章,是作者去世后,他的妻子为这本书写的结语。她说丈夫在生命最脆弱时候,仍然保持意识觉醒,他的最后时光感染了身边所有人,令
大家体会生命的美好。

最后时光
追逐日光:一位跨国企业总裁的最后礼物

▸ 追逐日光:一位跨国企业总裁的最后礼物

编著者:尤金.欧凯利

出版社:商周

出版年份:2006

出版年份:2008

医学角度

着名美籍印裔外科医生葛文德的畅销作品,批判现代医学的人性不足。一个患上绝症的人,被医生咄咄相逼;一个生无可恋的病人,被医疗仪器拖延死亡。现代医学训练只教医生如何治病,却不能让一个病人安然离世,他决定要
寻觅一条出路,令医学不再是冰冷冷的一门科学。

葛文德有多年行医经验,见过许多病人被医院折磨得死去活来,而他那位也是西医的爸爸,却因为受印度传统影响而只肯接受纾缓治疗,反而能安然在家中逝世。他把这些经歷连同医院和老人院的採访,了解临终病人的需要,反
省现代医疗面对死亡的局限。

在他的笔下,当临终病人有生存的动力自然康復得快,因此某家老人院养了狗,让老人排着队去熘狗;花园植了大树,让病人渴望起床便听到鸟鸣。现代医学不断对抗死亡,只管延长病人的生命,反而为他们带来更大的痛苦。对
葛文德而言,医生的最高目标是要让病人好好活到最后。

凝视死亡:一位外科医师对哀老与死亡的思索

▸ 凝视死亡:一位外科医师对哀老与死亡的思索

编著者:葛文德

译者:廖月娟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年份:2015

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 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编著者:Atul Gawande

出版社:Metropolitan Books

出版年份:2014

礼仪师日记

// 爱德华.蒙克的「在死床边」描绘妹妹临终一刻,绝望气氛浓烈,现由挪威蒙克博物馆持有。(授权刊登)

日本电影《礼仪师之奏鸣曲》出自真人真事,潦倒诗人青木新门为生计而当上礼仪师(工作包括入殓,故称纳棺夫),而且一做三十年。在他的工作生涯中,曾经打理过无数往生者,目睹许多悲欢离合,对生与死有独到的见解。

他整理以前的日记,再引述许多参考资料,写成这本感人的传记。礼仪师这种职业最能体现世人如何迴避死亡:妻子埋怨、亲友嫌弃,又遭社会歧视,连他的同业也自卑得不敢直视别人。他反而决定要藉此正视死亡,不单是敬业乐业去送别逝世的人,也阅读许多宗教和哲学关于死亡的书籍。对他而言,死亡并非终点,而是迈向光明;生死并非对立,而是如雨雪交融。

青木新门是诗人出身,文笔自然优雅流畅(也许是翻译的功夫)。书中引述许多关于死亡的诗作,有些是诗人临终以诗抒情,有些则是目睹至亲逝世有感。这本书出版后极之畅销,还拍成夺奖无数的电影,书内最后一章是作者成
名后写的感受,却没有意气风发。一个看透生死的人,总有不一样的智慧。

礼仪师日记
纳棺夫日记

▸ 纳棺夫日记

编著者:青木新门

译者:萧云菁、韩蕙如、廖怡雅

出版社:新雨

出版年份:2009

Coffinman: The Journal of a Buddhist Mortician

▸ Coffinman: The Journal of a Buddhist Mortician

编著者:Shinmon Aoki

译者:Wayne S. Yokoyama

出版社:Buddhist Education Center

出版年份:2002

悼祭之书

台湾着名作家朱西甯与世长辞,他的二女儿朱天心以文字悼念亡父,序言开宗明义说这是「悼祭之书」。这本书既是表达对亡父挂念之情,也有赎罪之意。

作者四十年来跟父亲事事对立,直到父亲两脚一伸,她对立的对象没有了,才惊觉自己轻飘飘像无重力地漫游于世。

朱天心笔锋锐利、观察入微,将死亡刻画得入木三分。她写梦中的父亲踏遍意大利的罗马废墟,驰骋于埃及的法老王墓穴;她幻想死亡之后灵魂出窍,不分天南地北随风飘移。在她的笔下,文明的浩瀚是用来衬托生命的渺小。这
本书忆述父女之情时,又有点似游记见闻。

人们面对至亲去世总会手足无措,甚至无法形容当下感受。朱天心以文艺笔触描写她想像出来的死亡之路,是无人驾驶的火车走进黑暗的隧道,听不进亲友在后方的呼唤。以前的文学作品,大多只有诗歌才能这样如泣如诉刻画死
亡带来的哀恸,如今由朱天心这六篇优秀散文继承了。

漫游者

▸ 漫游者

编著者:朱天心

出版社:联合文学

出版年份:2000

死亡数据

// 寄藤文平以有趣的图画记录死亡的资料,希望读者能准备死亡。(出版社提供)

这本书令人眼前一亮。一个没有接触过死亡的年轻插画师,矢志要了解这个人人忌讳的题目,于是花了两年时间去搜罗所有关于死亡的资料,并以得意插图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本书的资料丰富得犹如人类死亡百科全书一样。

例如某一章是各民族文化的死亡观念,他画了佛教的轮迴转世、天主教的天堂地狱、还有其他民族相信死后化成飞鸟和蝴蝶,又以插图表达各国平均寿命和日本死因分析的数据。书中也记录歷史名人的死亡传说,例如德国暴君希
特拉自杀身亡,三岛由纪夫切腹自尽、圣女贞德遭火刑判死等等。

如此幽默风趣的书籍,绝非作者贪玩自娱之作,他在书中语重心长说,人们要透过了解随时发生的死亡,才能好好调节生活方式,不要等到死亡发生才来束手无策。而书中的数据也证明,古往今来,死神都会随时随地降临,既然
我们躲不了,更积极的方法就是好好准备。

死亡数据
死的型录:鬼才插画家笔下 的生命终点

▸ 死的型录:鬼才插画家笔下 的生命终点

编著者:寄藤文平

出版社:圆神

出版年份:2010

儿童角度

连成年人都未必清楚死亡真谛,小孩更难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因此很多绘本以死亡为题,让小孩明白亲人去世是怎么一回事。书中小孩的爷爷因心脏衰竭去世,他伤心得很,爸爸妈妈只好胡乱哄他,爸爸说爷爷要化作泥土,妈
妈说爷爷变成天使,但主角偏偏看到爷爷的幽灵。

主角矢志要为爷爷完成未了的心愿,于是两爷孙每晚四处搜索爷爷未完成的任务,但始终没有头绪,末了,才发现爷爷的心愿,原来是回来跟孙子道别。

两爷孙紧紧的拥抱起来后,爷爷的幽灵昂然而去,其实是寓意孙子终于放下哀伤。

生死教育应该从小做起,不要乱撰故事去哄骗小孩,认认真真给他们解释死亡,才会让他们珍惜生命,也更珍惜跟其他人的关系。在这个死亡的季节,让我们都学懂活在当下。

跟爷爷说再见

▸ 跟爷爷说再见

编著者:金.富兹.阿肯森 (Kim Fupz Aakeson)

译者:巨河文化

插图:伊娃.爱瑞克森 (Eva Eriksson)

出版社:巨河文化

出版年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