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就像土壤裡開出花朵 許赫

詩人,斑馬線出版社社長與心波力簡單書店主人,正就讀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班。2000年開始在貓空bbs站以harsh謎語獸發表詩作,近年開始進行“告別好詩”創作計畫,並開始用詩來寫故事。曾經出版《囚徒劇團》、《郵政櫃檯的秋天》等7本詩集。

詩,就像土壤裡開出花朵

從內心戲到舞台劇,邢悅的《唇》道盡了現代人的無能為力。

詩,是不容易偽裝的。是要很小心的一個字一個字地創造出來。它真實反映了創作者的內心想法,用極簡的文字賦予讀者極大的想像空間,寫詩的人或許任性,用文字營造出想法,毋庸考慮他人的看法。

詩,是一種很奔放的文體,每次閱讀都會有不同的解讀,沒有辦法完全“讀懂”。《唇》的封面用簡單的方式呈現,粉嫩的色調搭配著主題文字。但千萬不要被稚嫩的色調所欺騙,邢悅仍一貫的從生活取材,像是茶餐廳、公交車上的旁人對話,或是自己與他人聊天等等,夾著多層的時間,穿透和細細綿綿的半透明的記憶場景,我們像是參加了旅行團,透過文字跟邢悅一起經歷那些生命的場景。沒有存在感但又真實的一幕幕走過穿過,記憶的重量點滴在心頭,冷暖自知。讀者跟在文字的後面,隨著詩人的視角,搜尋著某個似曾相識的背影,咀嚼詩人傳遞的生活禪意,邢悅是詩人嗎?有時他更像哲學家。

邢悅在〈早餐〉這首詩這樣寫道“於我搭枱的婦人向服務員說/我要的蛋是太陽蛋/你不知道嗎/熟不熟是別人去拿捏的/她自言自語/彷彿又向陌生人訴說 /太熟的熱情無法自然流溢/沾滿乾澀的麵包/然後/另一個老婦側身在旁/餐蛋麵,她點單/服務員追問/關於蛋熟不熟的問題/關於人的問題/熟與不熟的問題”。

詩人用蛋的熟與不熟作為一種比喻,人際分寸的拿捏又該如何。在目前網路時代的人際拿捏,在虛擬的世界裡,我們存活在想像的極地,然而回到真實的生活,我們感受到什麼,回頭是岸嗎?我們遙望四方看不到岸,或許,這就是邢悅想要傳遞的,他從這個比喻解釋當下的社會現象,從文字帶到意象,點出了詩人的憂心,這其中的微妙,你被觸動了嗎?

詩集被命名為《唇》,是邢悅想為人類各種“無能為力”留下感性的見證。命名的瞬間,所有的想像都被收納在文字裡,這些文字彷彿賦予了另一種使命,就像食物加上了調味酸甜苦辣鹹那樣,文字在詩人的編排下有了呼吸心跳,然後融入了我們的生活,那種透明清澈的感覺,像是透過水面,底下的世界一覽無遺,被液體包裹住的世界,有魚有蝦有跳躍的意象。詩人透過文字,呈現某種狀態,或許是休息,或許是過渡,也或許是如夢境般的臨場感。《唇》和邢悅以往的詩集風格不太一樣,這本詩集讓我想起了一些事情,而這些東西是平常不太容易跟人提起或分享的,看過之後會有一種向內在挖掘的省思,感覺很好。

唇

▸ 唇

編著者:邢悅

出版社:引文化

出版年份:2018

誰在乎蟬殼裡的誰是誰 林格

八十後,澳門土生土長。初哥插畫師。偶爾文藝、偶爾毒舌,寫文字,亦畫插圖, 作品散見於本澳報章雜誌。著有繪本作品《麻雀細細》。

誰在乎蟬殼裡的誰是誰

蟬鳴噪動,很礙耳,這首夏日的奏鳴曲,於城內演奏時只能被當成雜音;但不要緊,當汽車急速駛過,掘地的鑽頭再次撞擊地面,樓上或樓下的裝修工程又開始時,那煩人的蟬聲,已經聽不到了。不論蟬叫得再響,人們都聽不到了,這種程度的吶喊,人們聽久了,早就已經習慣。

 

“蟬在高樓工作,資料輸入員,做了17年。沒請過病假,沒出過錯。唧、唧、唧!”

 

《蟬》的故事就跟一般大眾無異,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活下去。蟬,作為公司員工,雖在很高的大樓上班,卻在狹小的地方工作。17年裡,不請假,不出錯,最後也得不到升遷機會。分享不到公司資源,甚至連上廁所,也要去到12個街區以外。同事們覺得蟬很愚蠢,於是出言侮辱,甚至出手,但蟬總是每天加班,直到把同事沒完成的工作做完,不過,沒有任何人感謝。

 

“蟬付不起房租,住在辦公室的牆縫。公司假裝不知道。唧、唧、唧!”

 

終於,蟬要退休了。沒有道別的握手,沒有送別的派對,老闆只說了要清空座位。一件隨時可被替換的零件,不會被大機器所留戀。像觀看紀錄片《含淚活著》時的心情,讀《蟬》的時候,我一直期待著故事的反轉,期待著蟬的好日子能早點到來,只是,薄薄的繪本僅有幾十版,翻了過半,書裡的蟬仍舊被踩在地上。重複是件苦悶的事,不精彩,很少人會喜歡千篇一律的故事,但多數人都過著一成不變的日子。

 

“沒工作,沒有家,沒有錢。蟬走到高樓樓頂。該說再見了。唧、唧、唧!”

 

背向大眾,蟬那矮小的身影就站在樓頂的角落,前面是灰濛濛的天,不可攀,前進一步,就是墜落,但退下來,也不見得安寧;關於《蟬》的最終結局,就留給讀者們親自見證吧。繪本裡,蟬的下場由作者決定,而故事之外,那些活在你我身邊的蟬,他們的結局將會如何?全憑我們的善意。

 

《蟬》的故事靈感來自作者陳志勇的父親,從馬來西亞移居到澳洲後,因為身分,因為語言,因為種種原因,在工作上得不到重視,反而在退休後,在打理自家花園的過程裡,尋到另一片世界。

 

無論是奇幻的《抵岸》,還是現實的《蟬》;無論是人類闖進怪異生物的世界,還是一隻蟬走進了人類社會,兩者都在訴說著被壓迫的一群,他們的吶喊聲,我們聽不懂,我們聽不到,就像是蟬鳴。“唧,唧,唧!”可以當成是打字機的聲響。“唧,唧,唧!”可以是無關重要的口頭禪。“唧,唧,唧!”可以是任何一種生活雜音。“唧,唧,唧!”也可以是某些人日日夜夜的嘆息。

 

回到故事開頭,一隻蟬為甚麼能在人類的高樓裡當資料輸入員?

一隻蟬,為甚麼不能在人類的高樓裡當資料輸入員?

有天,當疑問統統成了反問,身上那層頑固的舊殼,才能脱下。

 

“有時候想起人類,忍不住大笑。唧,唧,唧!”

蟬

▸ 蟬

編著者:陳志勇

譯者:張政婷

出版社:格林文化

出版年份:2019

娛樂芳華——流行文化研究的文字雞尾酒 欣欣

個子矮小, 總帶著粗框眼鏡在生活中亂碰亂撞,雖然有輕微的閱讀困難,但深信一本好書,自有引人入勝的靈氣,一字一句均好山好水,於是希望從字裡行間找尋從容不迫的大同世界, 並樂此不疲。

娛樂芳華——流行文化研究的文字雞尾酒

如果你想研究香港當代流行文化,李展鵬的著作大概是你不能錯過的入門讀物。

澳門的文化評論人之中,李展鵬是近年非常活躍的一位。由香港各大媒體的評論文章,到活動及講座,不難發現李展鵬經常穿梭於港澳台的澳門文化活動的踪影。愛去旅行的他,更擅長以城市空間、旅行、電影及流行文化為文本,以簡潔而充滿溫度的筆觸加上精闢的洞察,分析、探索及詮譯當代社會脈絡。這可以從他的《在世界邊緣遇見澳門》、《旅程瞬間》,影評《電影的一百種表情》,以及《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與卓男合編)到近年以城市空間為主的《隱形澳門:被忽視的城市與文化》得到印證。

在歐美的文化研究領域中,以偶像作為流行文化研究對象的現象並不陌生。梅艷芳辭世後的數年,李展鵬便開始陸陸續續散寫了不少以梅艷芳為題的文章,以梅艷芳作為文本去剖析當代的性別議題及香港的社會政治。

然而來到他的最近著作《夢伴芳華——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更把這個關注已久的議題提升到另一個層次。這本以淺紫色為主調的封面襯上其中一張最經典梅艷芳的夢伴舞姿,由書名到設計,驟眼以為是一本有關梅艷芳生平的文字書寫及評論合集。不過細看之下,卻發覺是一內容扎實,文字結構及論證嚴謹的文化研究書藉。

全書共分為五章,分別是“舞台上的百變革命:壞女孩、妖女、女人心”、“光影裡的性別流動:妓女、俠女、昏君”、“本土文化的繆斯:混雜、曖昧、邊緣”、“緋聞女王的傳奇:身世、愛情、政治”與“粉絲的眾生喧嘩:熱愛、認同、掙扎”。如果想認真地去探索流行文化背後的意識形態,整本書的重心應該是在第一至第三章,儼如梳理及分析梅艷芳的人生歷程,重新把梅艷芳的身世融入時事去分析:梅艷芳作為一個偶像如何成為書寫香港社會史的一部份。然而對我而言,最特別的是第五章:“粉絲的眾聲喧嘩:熱愛、認同、掙扎”——當中是不同年代不同地域梅艷芳粉絲的訪問。從側面印證梅艷芳對這個世代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李展鵬的文字總是很輕巧清爽,既有溫度,卻從不販賣情緒。傳播系出身的他總是帶著一份冷靜及求真的探知精神,對文化的跨界別議題反覆思量。因此,這部洋洋十萬字的書籍,既可以是一本放在講堂裡的學術研究參考,同時也可以是一本輕鬆得你可以帶去沙灘喝著Mojito的輕讀物。是的,誰說研究類別的書不能是一本床頭書?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編著者:李展鵬

出版社:三聯

出版年份:2019

以視覺經驗重新閱讀 楊弘迅

攝影師,作品多見於《城市畫報》、ELLEMEN、《生活月刊》等雜誌,出版polaroid攝影畫冊《7右二分之一》。熱衷發掘視覺藝術、環境音訊、植物、飲食、物件與日常生活的奇妙聯繫。

以視覺經驗重新閱讀

我的視覺理論啟蒙大概是從閱讀John Berger最著名的《觀看之道》開始。1972年由Berger主導的《觀看之道》系列電視片在BBC4播出,其中論及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女性作為被觀看對象、油畫傳統、廣告與資本主義等內容,影響了西方一代人觀看藝術作品的態度。我後來重看當時的影片,感受比看文本更加直觀強烈。而這本《另一種影像敘事》則是1982年Berger與Mohr合作的一本視覺閱讀實驗作品,直到 2007年才有了中文譯本。

為什麼要重看這本書?正是恰好在這個科技發展奇點,觀看載體已被小螢幕牢牢佔據的時代,影像,或者說圖像,已經不可否認成為首要閱讀對象和經驗,影響日常的一切社交和消費生活,同時由於Andy Warhol“每個人15分鐘成名時間論”在當下時空有效性的焦躁地進一步縮小,對於不注明不解釋的連續若干圖片或順序,皆以各人以往之經驗為基礎進行解釋,並沒有統一答案。隨之而來,解釋之後的秩序或者混亂,是否會重塑個人閱讀圖像能力?是否能以圖像理解當下並作為一種嶄新的社會能力?本書將帶著開放性的態度來闡述,這種闡述像原點般有著極簡的力量,或是座標般的判斷。其實從這裡開始,已經撇除了攝影關於在場和真實與否的迷思,邁進了攝影者、被攝者、觀看者和使用者從不同角度探索,從社會學、心理學和美學等交叉探究攝影的底蘊與意義,雖然結果可能依舊曖昧。

以我有限的圖像閱讀經驗,其實我並不喜歡敘事性的攝影作品,反而含糊的,不明確指向的比較吸引,好像能感受影像裡面與自我內心連結的部分。例如Irving Penn的異想靜物,André Kertész年老在家把弄的靜物polaroid,Tarkovsky流亡後關於家園的記憶等等。而最近的觀看經驗,則是在畫廊看到Man Ray的早期影像實驗作品,物影攝影,單純的光影實踐對後來的觀看者來說,不論理論還是創作啟迪,意義皆是非凡。

正如包豪斯實驗代表人物László Moholy-Nagy所提倡的“攝影的知識如字母般重要,對未來的無知就如不知如何使用相機和鋼筆一樣”的先鋒論述,我想這個未來其實早已到來。

另一種影像敘事

▸ 另一種影像敘事

編著者:John Berger / Jean Mohr

譯者:張世倫

出版社:三言社

出版年份:2007

第二自然 辣辣

典型雙子,各種愛好,停不下來,偶爾碼字,曾經的媒體工作者。

第二自然

到芬蘭旅遊,到處都是他的名字——阿爾托(Alvar Aalto)。阿爾托大學,阿爾托書店咖啡館……他設計的湖泊花瓶,其獨特的波浪外形設計,早已是芬蘭一標誌性的象徵。在芬蘭地區,他溫潤且帶親和力的設計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小型的家居用品、家具到著名別墅和大型建築群,他的影響無處不在。

最初欣賞阿爾托的作品,是從Artek開始的(他和妻子一手創立的品牌)。其中一款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的代表作60號椅,時至今日依舊暢銷,Artek中許多經典的曲木家具設計都成了後來追隨者模仿的典範。假如開始喜歡北歐的設計,阿爾托是一定會接觸到的經典人物。作為芬蘭著名建築大師,對芬蘭民族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設計中融入芬蘭地區獨特的大自然語言,作品幾乎可代表芬蘭乃至北歐設計的精髓。在建築作品中,他主張人性化設計,更注重人的使用感受,並對選材十分重視,認為會影響使用者的主觀情緒。因此在他的建築作品中儘量融入不同材料,如陶瓷、木材、織物、玻璃等,將原本寒冷、光滑的材料變得溫暖和諧。

內地關於阿爾托建築的書籍,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已有出版。至於最新出版的《The Second Nature》則像一本字典,封面選用象徵湖泊花瓶中的波浪線設計項目,而“Aalto”的姓氏,在芬蘭語中便是曲線的意思。該書中,編者首次將阿爾托以多重身份(建築師、設計師和城市規劃師)出現,試圖以多維度來看待大師的作品和設計生涯中的重要歷程,同時也可欣賞到部分極少公開的設計圖片或建築圖稿。

書中頗有趣的是部分建築者、設計師之間的採訪對話,一方面能從他人口中瞭解阿爾托,更重要是理解他的設計理念對當下及未來的影響。其中與芬蘭建築公司JKMM成員的談話中提及阿爾托的建築理念時說到,他善用民主的方法來處理建築問題,以更人文的視角來看待建築及日常生活,同時懂得尊重普羅大眾。在JKMM最著名的建築專案“塞伊奈約圖書館”的設計中,也沿用了這一人性化的理念。而圖書館在經歷了大半個世紀以後,其重心已從當初提供書籍,轉為“以人為中心”的設計理念。成員們表示,如今圖書館更需要關注的是人,所以在整個設計中,他們將不會以書架作為中心,反而將人群的交流活動作為整個建築的重點來考慮。新圖書館更像一個透明的生活空間,與阿爾托在塞伊奈約的城市建築群體更加的融合。如今它更需要提供一個有趣的、多維的空間給那些願意前來閱讀的人,也不僅限於借閱書籍,重要的是它同時也是城市人們日常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另外,書中值得斟酌的是關於阿爾托的城市規劃與CIAM(International Congresses for Modern Architecture)的城市主義篇章,詳細記錄了作為CIAM成員的阿爾托在該組織中所經歷的重要事件,以及與CIAM成員之間的微妙關係和變化,該章節對阿爾托在芬蘭城市化主張及行動貢獻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可深入瞭解建築師作為城市規劃師身份所經受的歷程與變化。

注:

芬蘭JKMM建築公司成立於1988年,最著名的建築作品是塞伊奈約Seinäjoki地區圖書館,該圖書館是阿爾托關於城市組合體(包括圖書館、教堂、城市廳和劇院)理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Alvar Aalto: Second Nature

▸ Alvar Aalto: Second Nature

編著者:Aalto, Alvar / Kries, Mateo (EDT) / Eisenbrand, Jochen (EDT)

出版社:Vitra Design Stiftung

出版年份:2014

濃縮的中國現代藝術100年 薛珊

雜誌生活方式編輯,參與撰寫編輯《山海間回眸百年——金灣地名故事》。

濃縮的中國現代藝術100年

中國現代藝術總處於藝術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有人質疑無所不在的市場和商業行為讓它流於形式,有人痛駡媒體的聚光燈讓它失去創作性,也有人疑惑是否有讓其茁壯成長的土壤。中國現代藝術家旅居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收藏家等著為他們的作品一擲千金,他們的作品成為中國文化不同角度研究和呈現方式之一,相關的展覽在各大美術館舉行,重磅的話題在藝術界乃至更大範圍內激起漣漪,不少美術愛好者通過這些作品,體味到中國藝術的魅力,也通過藝術家的目光、情緒、表達,瞭解到中國的發展。

而我想,對於完全不瞭解中國現代藝術歷史的讀者來說,呂澎的作品《美術的故事:從晚清到今天》可以幫助良多。從西方傳教士到澳門帶來西方油畫開始,娓娓道來現代藝術的萌芽,從水墨革命延伸到中國當代水墨藝術的變革,從“星星”美展的舉辦擴展到現代主義的滋生......在利瑪竇、周春芽、嶽敏君、邱志傑、蔡國強、陳丹青這些熟悉但又陌生的名字裡,看到了中國藝術發展與精神的變化。這本書以時間為線索,甄選了近百年來的藝術事件、流派,包括油畫、國畫、雕塑、影像、裝置等,展示了近現代以來中國藝術的發展歷程。本書作者呂澎曾提到,本書以“故事”命名,側重的是story(故事),而不是history(歷史)。但是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一方面讚歎於歷史是如何影響藝術創作,好像整個世界都映射到藝術發展之中,另一方面又感慨于作者呂澎的博學和睿智,在他的筆下,藝術概念、傳統淵源、文化影響,時間跨度從上世紀初到新世紀的經久不衰,躍然紙上。

但事實上,呂澎早期並未接受美術學院的科班教育,1982年畢業於四川師範學院政治教育系後,先是在《戲劇與電影》雜誌擔任編輯,眾所周知,上世紀80年代是中國雜誌的流行期,不同種類不同內容的雜誌風靡一時。也是這一期時期,呂澎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歐洲現代繪畫美學》。沒錯,這位雜誌編輯開始涉略的藝術領域是歐洲,而後,他開始擔任《藝術. · 市場》雜誌執行主編,這本期刊早已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呂澎卻在數十年後仍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活力。這或許與現代藝術在中國一直保持著生命力密切相關。藝術家們對於身份、標籤及其所經歷的藝術浪潮等等均會做出各自不同的反應,他們描繪花卉、風景或城市,以自己的思考引起觀者的共鳴。他們不再單一的寫生,而是以思想性加持這些作品,成為對時代和人與世界之間關係的沉思默想。就像我曾經採訪過的一位藝術高校教授所提及的觀點——“現當代藝術是讓人們的思維更加開放和多元。”100年來,不同時期的藝術家通過創作藝術作品為“美術的故事”注入新的活力,是對個人內心獨白的描述,也是對當下現實處境的回應。或許,閱讀這本書可以一窺故事中的秘密,從藝術的角度來記錄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美術的故事:從晚清到今天

▸ 美術的故事:從晚清到今天

編著者:呂澎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

你憑什麼勝過人工智慧? 朱福銘

古騰堡星系捆工、後人類未來觀察家。知名書店首席文案、台北文化沙龍主持人、電視哲學系列講座與談人。信仰【他不需要任何賞賜,因為他終身愛讀書】。擁有一堆有名遊戲和無名遊戲的世界排名。無用挺好。

你憑什麼勝過人工智慧?

所以呢?你問,你知道人工智慧——AI將主導未來世界的金錢、感情、教育、娛樂人世間的方方面面,所以呢?你或許也聽過智庫預測10年內40%工作將會消失。如果這預言為真,一定有更聰明的人會解決這問題。不是嗎?

你有很多感觸。你早知道AI下贏了人類西洋棋大師,但你沒想到人類連圍棋也失守了。你喜歡吃著爆米花答對益智節目所有稀奇古怪的冷知識,但看AI贏了人類的答題高手。怎說?還蠻不是滋味的。周杰倫安慰AI能寫詞(所以方文山你慘了)但無法創作動人心弦的曲子,科技業的朋友冷笑說“你要巴哈還是莫札特,要蕭邦還是李斯特?AI都能即興創作。”你想糾正朋友“即興”的正確用法,算了,你想。

你可以翻翻《人性較量:我們憑什麼勝過人工智慧?》作者克里斯汀年輕時在布朗大學研習哲學、電腦科學與詩學。他寫了一本《決斷的演算》是亞馬遜書店的“認知科學類”、“電腦科學類”和“商務決策與問題解決類”的三冠王第一名暢銷書。作者看來很懂AI,更吸引你的是,他還要挑戰AI。作者慷慨激昂表示“如果我不能捍衛人類尊嚴,誰還可以。”跟《駭客任務》的救世主Neo一樣。你好奇。

怎麼比?就比瞎聊、比誰更能侃、比東拉西扯的話家常。別瞧不起這比賽,是有專業學名的“圖靈測試比賽”。發明電腦的艾倫・圖靈(Alan Turing)設計的。如果你喜歡八卦,被咬一口的Apple Logo,這一口就是圖靈咬的(美麗的誤會)。

讓電腦程式和真人擔任參賽者,再由評審團透過電腦終端機向他們提問,在問答中分辨誰是人,誰是電腦。對談內容可以天文地理可以名人八卦,可以嚴肅哲學可以生活牢騷——總之,我們愛怎麼聊,就怎麼聊。

琴棋書畫這些豐功偉業都被AI侵門踏戶,聊天有啥難的?《連線》(Wired)雜誌1994年起舉辦圖靈測試比賽,每年都邀各家AI程式與人類“聊天”高手競技,隔著房間與人類評審“鍵盤”聊天。通過最多評審認定你是人類的人類(這句繞口令真的不是故意的)可得“最人模人樣人類獎”(Most Human Human)。本書描述了歷屆比賽過程中妙趣橫生險象環生之景。

可以想像這書有多好玩了。你也來評評理,你精通歷屆賭馬賽事戰績,裁判認為你像懂太多的電腦,淘汰;一台聽起來傻呼呼的AI跟裁判聊的稱兄道弟,只是因為這AI擅長呼弄“你說的很有道理、我贊同、太有趣了,能多說點嗎?”得到了裁判的高票。聊天比賽人類本來都穩操勝算,但看起來情勢漸不樂觀。

這本書你將讀到:哲學、數學、心理學、演算法揉合在幽默機智的筆觸。你如果好奇作者是否奪冠,我賣個關子。但我可以告訴你上屆冠軍參賽者給作者的中肯建議是“儘量的不理性,情緒化讓你更像人” 。

你笑了。

人性較量:我們憑什麼勝過人工智慧?

▸ 人性較量:我們憑什麼勝過人工智慧?

編著者:布萊恩・克里斯江(Brain Christian)

譯者:朱怡康

出版社:朱怡康

出版年份:2018

現代藝術能拯救 __ __嗎? 李銳俊

澳門人,從事劇場創作、藝術策劃、教育、文字寫作及編輯等工作,並發表多個舞蹈劇場、環境劇場作品。

現代藝術能拯救 __ __嗎?

“社區營造”、“地方再生”、“活化”等詞彙近廿年成為不少地方的施政關鍵字,尤其在日本,日本政府把2015年定為“地方創生”元年,但其實政府自1988年起就關注地方復甦問題,推行地方活化,認同地方的價值不能消失,而總公司設在岡山,打造直島的福武集團亦有相同理念。

本書作者秋元雄史,在應徵成為福武財團所成立的倍樂生之家(Benesse House)的“學藝員”之前,為東京藝術大學的畢業生,35歲的他當時只靠撰寫藝術報導來勉強維持生活和創作,從未踏足直島的他,當時對藝術策劃所知不多,只憑著對現代藝術的熱情和敏銳的思考,便一頭栽進當時還概念模糊的“直島計劃”當中。

如果只是一直在談“藝術”有多重要,或直島變身成“藝術聖地”的魔法的話,那麼這只是一份成功者的業績報告,然而,作為主事者的秋元雄史絲毫沒有陶醉在自己的成就裡,反而很早便觀察到──成功的美術館並不代表什麼,必須要有讓島民認同並參與其中的藝術才算是作出改變。要讓地方“再生”,主要關鍵還在於“地方覺醒”。因此就有了書中最好看的一章:“現代藝術能拯救直島嗎?”這個作為標題的大哉問,也適合讓今天的策展者、藝術活動的組織者們去思考。秋元雄史始終從藝術作品的角度來思考直島的發展,即使置身於經濟效益為主導的企業文化之中,他不斷檢討藝術與地方的關係,認為藝術為社區帶來的刺激只是一種“結果”,而不能當作“目的”,這是一本當代藝術實踐者的思考之書。秋元雄史後來也出任“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長十年之久,他對當代藝術、對美術館的理念有著十分深刻的思考。

秋元雄史在探索的是:怎樣才算是直島的藝術?把一件一件藝術品串連起來的動機是什麼?他想做的是:“創造出處於日常卻帶有特殊意義、超越日常的地方。”基於這樣的理念,1999年開始他策劃了集中於本村進行的“家Project”。那不止是“以藝術翻修古民家以作為觀光資源”,而是仔細考慮建築維護過程,對地區風土和歷史進行詳細調查以導入建築之中,還有藝術家在地創作的嚴密選材、與居民建立關係等,每個環節都有著千迴百轉的思考。首個作品即由藝術家宮島達男與民眾一起進行,實踐過程十分有趣,值得細讀。

在接連策劃“家Project”和其他擴及全島的各種展覽後,那些“最初只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現代藝術”,逐漸變成連結起島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份。在直島,不止欣賞精彩的藝術品和美術館,民居的庭園、街角的樹影、碼頭、小店、田野、海邊的落日等,處處都有令人留連的地方,直島終於一步一步建立起自己“藝術之島”的面貌。直到此刻,秋元雄史說,他“才有了被直島接受的實感”。

直島誕生:地區再生×企業行銷×藝術實驗,從荒涼小島到藝術聖地的30年全紀錄

▸ 直島誕生:地區再生×企業行銷×藝術實驗,從荒涼小島到藝術聖地的30年全紀錄

編著者:秋元雄史(Yuji Akimoto)

譯者:林書嫻

出版社:臉譜

出版年份: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