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議題入門學 ——專訪《欲望與馴化:人和動物關係的暗黑史》作者謝曉陽

文字_余盈

圖片_李佩禎

 

動物議題,在海外已不算新鮮,但在大中華地區,還是較少人對其進行深刨。曾在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修畢博士,現任澳門大學傳播系講師的謝曉陽,正是因為在這個領域深耕細作而被很多愛護動物人士所認識。《欲望與馴化:人和動物關係的暗黑史》一書,是謝曉陽有系統地梳理近年的研究教學成果,再嘗試用不艱澀語言撰寫的第一本動物議題入門書。不到300頁的篇幅,每個章節都暢快淋漓,原來,從歷史、社會學甚至是哲學的角度來看待動物與人的關係,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改變生活的思考

談到研究動物議題的契機,謝曉陽笑說有兩個故事,遠一點說,得追溯到十多年前。2006年她開始養了第一隻狗,狗狗不單是寵物,在她心目中更是改變生活方式的關鍵。因為養狗,本來相對單向密閉的社區生活,似乎一下子敞開了環形大門,在遛狗的過程中,謝曉陽認識了很多同樣有養寵物的鄰居,他們之間從開始只談論狗隻問題,到後來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是良性的社交循環圈。從動物到人類的連接上,體現了“遠親不如近鄰”的現代新演繹,是一種有化學作用的動物社交。

而近一點看,近年不停被提及的動物保護法,以及關於“動物公義”的討論、遍布世界各地的動物保護運動等等,都是謝曉陽感興趣的話題。“很簡單的例子,在街上看到流浪狗,我就會想,為什麽有的狗能夠得到主人的愛護,而有些狗只能流浪街頭,風餐露宿?這是讓人深思的動物公義問題”,謝曉陽說,“我不期待看完書能完全改變所有不公平的狀況,就像我現在也無法完全戒掉肉類一樣。但我會嘗試不浪費食物,減少每周進食肉類的次數,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有這個心,事情就會改善很多。”《欲望與馴化》一書有兩個章節專門為入門者闡述林林種種的動物保護事例——從19世紀開始被貴族提出的防止虐待動物法,到現代動物平權運動,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初衷改變。不是通過書本對前因後果和歷史的系統化梳理,相信很多愛護動物者都不會知道背後的故事。

 

是暗黑,也有光明

書本另一個有趣的看點在於用哲學的觀點看待人和動物的關係,攻讀哲學多年的謝曉陽絕對有發言權。最為突兀的一個觀點,起源於歐洲中世紀過後的文藝復興時期,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兒(Rene Descartes)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理論,清晰劃分了人與動物的界線,指出動物沒有靈魂只有肉體,被打後不會覺得痛,進食不會快樂,這成為了後來醫學中活體解剖動物的重要依據。而後來被稱為“效益之父”的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則打破了這一個論述,他有關“我不在乎動物是否有能力思考,我所在乎的是它們有感受痛苦的能力”的論說,為動物權益運動奠下基石。謝曉陽從古到今地分享了十多位哲學家對人和動物關係截然不同的論調,在如繁星閃爍的思考長河中,讀者可以看出思想的階梯如何層層遞進。

書中值得深思的點又豈止這些,大量生動而貼近生活的案例,從動物園到賽馬會,從日本“禁肉令”到印度“聖牛”,原來動物與人的話題,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四周,是我們不得不正視和思考的一個話題。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你是家有寵物的“主人”,也許你是纯素主義者,也許你從來就沒有接觸過任何動物議題,但當你翻開這本書之時,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你有自己的解讀方式,而這些方式,也在悄悄改變著人和動物的關係,這裡有暗黑,也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