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生而為人 鄭白

澳門報社記者,跑政經新聞,寫生活文字。

何以生而為人

在太宰治的作品裡,《人間失格》可謂是氣氛最陰鬱的。從“人間失格”這四個字來講,即“喪失為人的資格”之意,因為“我”無法參與到這樣虛假的生活中,所以很抱歉。這個抱歉帶有批判的意味,事實上,並非我不配做人,而是人間過於不堪,我做不了。

這是一部半自傳體小說,由序曲、後記以及三篇手札構成,典型的太宰治套匣式結構。作品巧妙地把他自身的人生悲劇隱藏在主角葉藏的落魄遭遇中,為了逃避現實,從自我放逐到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在發表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時年39歲。回首這短暫的一生,他曾五次自殺未遂。可以感受到,太宰治內心的孤獨、苦悶、憂鬱、絕望,仿佛一片沒有底的沼澤,令其越陷越深,難以喘息,最終使《人間失格》成為絕響。

“越想越困惑,最終的下場就是被‘唯有自己一個人與眾不同’的不安和恐懼牢牢地攫住”、“表面上我不斷地強裝出笑臉,可在內心卻是對人類拼死拼活地服務,命懸一線地服務,汗流浹背地服務”、“我對何為人的營生全然不了解,我為自身和世間人們的幸福觀念不一致深感不安......我甚至認定自己背負著十個痛苦。”書中的一字一句,無不在透露主角對生活濃重的哀怨。當他第一次身處眾人之中仍感到無比寂寞,當他處心積慮地偽裝成小丑,以取悅他人的形式換取親密關係,卻愈發感覺疲憊與空虛。一邊瞧不起自己的苟且,一邊又不得不去做這些苟且的事;一邊不屑和否認現實,一邊又渴望得到肯定。巨大的思想上的矛盾、衝突,導致葉藏步步走向墮落頹廢,“27歲的他早已滿頭白髮”。

“世間”這個詞很奇妙,葉藏曾苦惱了很久它代表什麼,發現世間不過是大眾的口頭禪,人們不願用自己當第一人稱,他們不過是想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一個虛擬的名頭上,讓自己的話變得有力度、有說服力而已。直到後來,世間所不能容忍的,葉藏都做了,酗酒、靠女人救濟、染上毒癮。身無分文的日子、無人問津的日子、渾渾噩噩的日子,就連唯一的朋友也從未打心眼裡看得起自己,世間早已沒有了他的容身之處。無數次去死的念頭燃起,又被掐滅,自殺而又未遂。悲劇的人生。

不得不說,這是一本很“喪”的書,以致於令人閱讀時感覺壓抑,但不妨礙其位居我的推薦書單前列。書中描繪的個體抹殺自我以適應社會的病態時代,在半個世紀後的當今仍然適用。每個人都戴著面具生活,隱藏自己的真心,而真我與假我之間的分裂,是一條無法彌合的傷痕,這註定是投射在當代人心上的陰影。太宰治看似全為自我描寫的文字,卻有著強烈的代入感,引發讀者共鳴,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精神處境。相信這就是太宰治文學至今依舊能虜獲大量讀者的原因所在。

人間失格

▸ 人間失格

編著者:太宰治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年份:2016

一位平凡人的不平凡經歷 奧黛麗宋

從事媒體文化類及城市專題採編工作逾10年,擅長文創專案策劃,內容整合及傳播,曾為多家媒體撰稿並負責選題策劃。經過幾年不務正業的留英生活後,如今在碼自己喜歡的字。

一位平凡人的不平凡經歷

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Frederic Pierucci),一位普通的法國人,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太太克拉拉是神經生物學博士,他們孕育了4個孩子,一對雙胞胎女兒和一對龍鳳胎兒女。2013年,皮耶魯齊被服務了22年的法國阿爾斯通集團派駐新加坡工作,他是該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正在著手與中國上海電氣集團成立一家50:50控股的合資企業,將兩家公司的鍋爐業務合二為一。

2013年4月14日,皮耶魯齊因公出差,飛機抵達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後,他被等候的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逮捕。《美國陷阱》一書,是曾經的500強企業高管皮耶魯齊的親身經歷,故事從改變他生命的逮捕開始,歷時5年半的牢獄之災,直到2018年9月25日重獲自由。他自稱是美國政府的“經濟人質”,在美國與法國企業的角力間,毫無反擊之力。在書中他回憶了在美國私營監獄懷亞特看守所的生活,因為缺少醫療救助,他眼見身邊的獄友病重去世或是延誤治療;作為一名法國人,他無法理解美國檢察官的域外執法,根據美國《反海外腐敗法》對於他十多年前在公司任職時處理的一起中間人回扣事件,提出10項指控共125年的監禁;他控訴美國司法系統詬病最深的辯訴交易,在美國的司法體系中,檢察官只會朝有罪方向進行調查,無法支付查閱卷宗、對案件進行覆核鑒定等費用的被告人,只能受檢察官的任意擺佈,在辯訴交易之下,美國司法部的勝訴率高達98.5%……

皮耶魯齊的牢獄之災源自於他所服務的公司——阿爾斯通。阿爾斯通創立於1928年,主要業務為電力及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是法國工業的表率。早在1958年,阿爾斯通就向中國提供了首批電力機車和電傳動內燃機車。當皮耶魯齊正在獄中苦苦研究美國《反海外腐敗法》的時候,美國通用電氣正謀劃著收購阿爾斯通的大部分資產,這家創立於1879年的美國跨國綜合企業,營業產業包括電子工業、能源、運輸工業、航太航空、醫療與金融服務。早在1908年,就在瀋陽建立了第一家燈泡廠。皮耶魯齊的案件隨著美國通用電氣對法國阿爾斯通的收購而日漸明朗,在他看來,美國通用電氣在司法部的巧妙助力下,以海外反腐及洗錢等罪名向法國阿爾斯通施壓,最終成功地完成了美國通用電氣對於阿爾斯通的不公平收購。一家曾經的行業巨頭,法國的工業表率,短時間內被收購肢解,帶來的是阿爾斯通在全球10,000個崗位的消失。憑藉強勢的美元和技術,美國不僅成為全球唯一能夠頒佈域外法的國家,也是唯一能夠執行域外法的國家。近20年來,歐洲各國企業相繼因賄賂、銀行犯罪及違反禁運令等受美國制裁,在《美國陷阱》一書末尾附錄中詳盡列舉。

重獲自由的皮耶魯齊創建IKARIAN公司,為各國企業提供以預防國際腐敗為目的的戰略運營方面的合規諮詢服務,出版本書也是為了警醒企業的海外合規操作。《美國陷阱》一書在內地因華為孟晚舟事件而備受矚目,大家習慣於將華為與阿爾斯通做對比,只是,書中更有趣之處,卻是在逆境中的皮耶魯齊面對無妄之災的每一步思考及選擇。在美國的霸權及強悍面前,這位法國人依然保持了最大的克制,為自己開出了一條新的路。

美國陷阱

▸ 美國陷阱

編著者: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齊/馬修•阿倫

譯者:法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

茫茫品味裡的定心丸,讀“品味這件事” 陳玠安

現職台北藝術大學講師。曾任音樂雜誌主編,音樂串流平台顧問與音樂獎項評審等⋯⋯著有《那男孩攔下飛機》等文集,近年為焦安溥、雷光夏等音樂家之指定配合撰文者。

茫茫品味裡的定心丸,讀“品味這件事”

當個“有品味”的人,是現下文藝青年的“通病”。品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用文藝去判斷品味,有點累人,尤其是Facebook、Instagram大舉入侵生活,文藝的表面跟快時尚一樣,廉價且時常都一個樣。

如果,用味覺呢?品味跟口味的英文都是“taste”,以此來研究品味,相對而言,比較有親和力。畢竟,五感的直接,騙不了人。

感謝這本書,讓我在大學音樂相關課程授課時,有了一些跟學生“溝通”的法則。聽音樂的選擇是品味,聊音樂的方式是品味,可是,一講到品味,學生好像就得端出種種道理與論述來應付我,如果是味覺/口味的taste,學生就較能回到地面上來跟我討論。

作者並非隨著五感硬套品味,五感能引發的口味可大可小,細數甚多,還是得集中。酸、甜、苦、鹹,四味,基本上不難體會,“鮮”(umami)則耐人尋味。固然感官不止於此,然而五個種類就可以連結許多故事。

每一個人對於這五味,都會有自己的詮釋,那麼,作者的獨到之處,並不在於普世價值,而是運用自己多年來在音樂、電影、文學的綜合觀察,將類型與特色所屬,放進味蕾的系統中。讀者理解的過程,是一場濃縮了文化的總體經驗,再將這樣的經驗,分析轉化成人們熟悉的味蕾感官。可以說是一個圓,你所來之處,即是你正前往之處。

整件事情的挑戰性蠻大的,如果從此陷入分類再分類的恐慌之中,taste的雙義就沒有核心意涵,幸好作者的哲學與社會觀察並不艱澀,能越貼近真實案例則貼近之。每個人吃喝所得知口味,各有不同,品味亦如是。本書最大的貢獻或許在此:口味可以分類,沒有既定答案,品味何嘗不是?

從重新認識五味,再從自身的文化經驗輻射出味蕾/品味所屬,找到自己是何種人,在比例上更偏向哪一種口味,其中的解釋空間看似極大,卻也能因為實例而有所集中。經由作者的系統比較,讀者可能會發現驚人的事實:自己可能並不是以為的自己,如果能這樣想,檢視就有了意義。換個角度想,永遠是品味需要的事情。

這本書亦提供了觀察社會文化的方式。廣告與各式行銷所要鋪陳的藝文想像,說不上好壞,但純度肯定有所不一。閱讀這本書所得到的概念,即使那肯定不會、也不必是標準答案,能使自己在鋪天蓋地的藝文行銷裡不至迷航,已是萬幸。大數據與演算法早已推薦了品味與商機之間連結,如何找回屬於自己的錨,在別人分類自己之前,先給了自己洞悉藝文,感受真實的勇氣。

品味這件事

▸ 品味這件事

編著者:班傑明.艾雷特(Benjamin Errett)

譯者:劉維人

出版社:臉譜

出版年份:2018

跑步的意義 黃夏韻

生於珠海,專職文案,熱愛寫字。

跑步的意義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這句一度在社交媒體流傳甚廣的話,套用到村上春樹身上,再適合不過。

33歲的村上春樹從一個經營爵士俱樂部的商人(其自稱從事服務業的人),成為了一個跑步小說家。正如他自己所說:“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痛楚無法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村上春樹,在他33歲的人生,關閉了他的店鋪,開始了自己選擇的“磨難”。

不知是否巧合,我身邊的朋友,但凡對跑步有興趣的,不是已經讀完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就是正在讀的路上。這本書仿佛是一本跑步者的聖經,似乎大家都想從中開發出跑步過程中的更多二三事。書本是那麼的寫實,極少華麗的詞藻,轉而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作家跑步的變化和經歷,隨性自然。偶有幾段描寫風景的敘述,反倒因為這通篇的隨性而顯得出彩,腦海裡滿是畫面。

跑步,是一種積累與爆發的過程。從最開始的氣喘吁吁,身體仿佛被極速的去氧以至於呼吸困難,產生了“跑步真累人啊”的想法。對於我這樣極少跑步的人來說,自我設定5公里,在跑到第2公里的時候我就已經想放棄。極速跳動的心臟、發脹的腦袋以及愈發沉重的雙腿,這些都讓人想要立刻停下。然而,村上卻說,“跑步累人無法避免,但是不是果真‘不行’還得聽本人裁量。”很多時候,那些累人的時刻並不是自己無法堅持,你的肌肉會告訴你即便它有些疲憊,仍然能機械式地運動下去,而你停下是因為自己主觀上覺得“不行”。唯有堅持,花費時日不間斷訓練,身體才能逐漸的“認知和理解”,最終得到身體機能的爆發。

世界上有那麼多的競技運動,包括跑步在內都有不同的比賽,我卻覺得跑步是一種純粹的自我運動,從來都不需要夥伴或者對手,也沒有特殊的外界要求。它富有張力,帶出內心變化。先以一種打壓你的方式讓你察覺自身局限,然後讓你去逐步打破那些禁錮你的東西。那些習之以常的東西一點一點的被發掘,遇見自己的性格、疑惑和痛苦。說到底,這是一個考量自己“能否達到自我設定標準”的運動。這個過程是自我的思考。當你無法達到自己的預期時,你選擇繼續還是停下,這是跑步中產生的哲學。

自我選擇的磨難,大可隨意放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可以選擇的磨難肯定要自己去面對,而磨難同時是一個孤獨克服的過程,“跑步是主動追求孤獨感”,這孤獨刺激自我思考,在跑到極限的時候仍能堅持,直至身體的最後一次精氣都被壓榨出來,換得淋漓盡致的暢快。在拼盡全力後,停下來的呼吸相較之下似乎變得更輕鬆。

所以當我們談跑步的時候,我們究竟談的是什麼?這其中肯定包含了強身健體,但更多的是為漸行漸緩的生活和脈搏加速,體會生命的堅韌和生活之美。從那些奔跑所帶來的磨難中,感受到原來“生存的品質並非成績、數字、名次之類固定的東西,而是含於行為之中的流動性的東西。”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鍥而不舍,對於那些失敗和成功終究隨風而去,重要的是,像村上所期望的墓誌銘上的文字——“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後”。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編著者:村上春樹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年份:2008

聽說,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袁紹珊

北京大學中文系及藝術系雙學士、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及亞太研究雙碩士。曾獲“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美國亨利.魯斯基金會華語詩歌獎”、“首屆人民文學之星詩歌大獎”等獎項。

聽說,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魔幻寫實大師波赫士說過:“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倘若如此,漫畫大概就是伊甸園裡的蘋果,飽含誘惑與啟蒙,罪惡感多於快慰--被母親駡不長進、被老師抓包記過。

人越大,越喜歡介乎入世與出世的作品,香港漫畫家智海沉鬱幽暗的畫風一直深得我心。閱讀過程就像撫摸著已結痂的小傷疤--不痛了,但撕下來,仍有一絲涼意與刺感。他前幾本作品集《灰掐》、《默示錄》等,皆苦海無邊,扣人心弦。

《圖書館&我和我聖人》一套兩冊,是智海最新的繁體中文版漫畫集。裝幀延續一貫智海式的精緻,手工限量、用紙講究、實而不華。《圖書館》以一座光怪陸離的圖書館為主體,人們在書中找到情感或慾望的投射(〈七姊妹〉),或瞧見與書寫相關的各種人性之惡(〈書地獄〉),書本又如何不動聲色地化作底層記憶(〈借來的書〉)。全書獨立成篇且一氣呵成,“書”、“作者”、“讀者”這些智海長期關注的主題得以深化;雖說不上腦洞大開,但在始終帶著良善的幽微中,予人冷峻的安慰與悸動。

我很怕“畫公仔畫出腸”的漫畫,幸而智海擅長用“Show, don't tell”的敍事方式,呈現各種無以名狀的哀愁與情緒暗湧。《我和我聖人》收錄智海十多年來在海內外發表的短篇佳作,全書充滿夢的碎片、私人記憶和內心小劇場,期待“言之有物”或批判鞭撻的讀者們可能會覺得隔靴搔癢。然而,現代主義以來對人性的陰暗和進退失據的關注,在智海的漫畫中得到爐火純青的繼承,抑鬱、疏離、習以為常的異化、無處可避的尷尬,配以人擠人的地鐵、巴士、電梯、街道,讓香港成為這些都巿情緒的理想載體,諸如〈假洋妞〉中對香港人崇洋心態的厭惡、〈我和我聖人〉中洋溢身體快感的空虛。作家木心說過:“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智海漫畫中的人物,經常無緣無故便一頭栽進某些噩夢、迷宮、黑洞或深潭,在現實與虛幻、崇高和巿井間,情節隨時中止,情緒突然加速或昇華,優雅地讓對話退居次要,留給讀者寬裕的想像空間。

智海筆下的圖書館(或曰香港),更像是充滿貪嗔痴的小煉獄。畫面皆黑白,但其實更多是灰;沒有一目了然的明暗善惡,沒有血肉豐沛的亢奮英雄,人物往往在無效的溝通中完成懦弱的自省。如鯁在喉,讓人難以釋懷。

相對於許多以生猛、麻甩、草根作招徠的港式漫畫,智海的香港記憶可謂自帶書卷氣。蔣彝遊記、蔡榮芳《香港人之香港史1841-1945》、吳煦斌《牛》、楊學德《錦繡藍田》、常玉、馬蒂斯、向田邦子、卡夫卡……又借焚書者之口,用“借來的書,借來的生命”隱喻“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的舊香港。豐富的互文反映其深湛的文藝造詣,又擴大了短篇漫畫的內涵。

自稱“夢裡很火爆”的智海,極端處仍不失溫柔敦厚,漫畫中的格格不入與戛然而止的抒情,反映的種種壓抑亦非香港限定。倘有所謂掩卷的罪惡感,非因漫畫等於不務正業的偏見,也許,正是作者與讀者都找不到救贖之道的那種無能為力。

圖書館&我和我聖人

▸ 圖書館&我和我聖人

編著者:智海

出版社:挪石社

出版年份:2018

出口難尋的澳門迷宮 鄧曉炯

喜歡閱讀,鍾情寫作,嗜好杜撰各種離奇古怪的故事,創作跨越小說、劇本、文化及時事評論等領域。

出口難尋的澳門迷宮

一如李宇樑的眾多其他作品,《血色迷宮》充滿了濃郁的澳門味──以一個小家庭30多載的浮沉起伏,將一眾人物角色的人生軌跡,與澳門小城的時代命運互相扣連,大大小小、遠遠近近的社會事件和歷史節點散佈其間,人命與城運,交織出一幅跨世紀的澳門故事軸卷。

開場發生在媽閣屠房裡的血腥一幕,赤裸震撼,直插主題──這個關於“屠宰者”和“被屠宰者”的我城隱喻,一直貫穿全書故事始終。《血色迷宮》的書寫野心顯而易見:從葡澳殖民時代的風雨飄搖,到回歸後賭權開放的金光四射,從早期澳門街市小販的艱苦經營,到“炒配額”的發達盛景,再到金融風暴的山崩海嘯,以及賭業興盛的日進斗金……讀者仿佛也跟隨各人的命運興衰,重溫了一遍澳門30多年來社會變遷的潮起潮落。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兩對主人公的身份設置:充滿自卑感的新移民(魏金光)、外西內中的身份疑惑者(顧小菁)、不願自困於小城的本地原居民(魏文創)、充滿優越感的香港人(沈雪),這個組合不但典型呈現了澳門華人社會的結構組成,也交織出本地人、香港人與內地人之間複雜而微妙的愛恨心結,令故事浸染了濃郁的本土氣息。

《血色迷宮》是站在澳門視點的時代備忘錄──一直以來,由於欠缺多元、豐富、全面的史料記錄,關於澳門的歷史記憶,大多隨著時間流逝湮沒於世人記憶。因此,即便不過只是10幾、20年前的事,可能在不少現今澳門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記憶裡已是一片空白和茫然。回望澳門城市的歷史軌跡,面對時代大潮的起起落落,個體命運掙扎求存的無常與無奈,“屠宰者”與“被屠宰者”的角色錯置易位,不但反映了現實世界的殘酷,也促使澳門人反思:在那段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裡面,在路過與暫居、到來和離開之間,澳門人對這座城市有何記憶?對這片土地又有何情感?

遺忘,就是背叛,個體生命的長度不過幾十年,一個人能親身經歷、感受、記住的非常有限。因此,即便來到今天,澳門人大概也像書中的主人公,仍在這座金光四射的“血色迷宮”裡兜兜轉轉、苦苦尋找那不知在何處的出口。而若說有美中不足,大概就算是在宏觀社會及歷史框架之下,細觀小說中曲折幽微的人性轉折之處,似仍欠缺血肉更加豐滿的細節經營。但掩卷沉思,亦非戰之罪,因為以這本小說的時間跨度和篇章佈局,其實早已超越了一本中篇小說所能容納的含量,大概要用長篇小說的篇幅和架構,才能把這個複雜的澳門故事充分展開,讓讀者真正體會作者傾力書寫澳門的苦心所在。

血色迷宮

▸ 血色迷宮

編著者:李宇樑

出版社:澳門日報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

十年十年 孤墳何處 林翊捷

城市規劃師,生於澳門。愛好閱讀、發呆和睡眠。

十年十年 孤墳何處

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20年來,我們失去了多少有特色的建築?作者為我們留下了55組已消失建築的影像。澳門雖小,但要走遍大街小巷,尋找那些看似破舊、不起眼甚至殘危的建築,毅力、經驗、知識、體力、技術缺一不可。事實上,沒有人可預測到城中每一棟建築,會在某天倒塌、申請重建甚至被違法偷拆。作者能夠捕捉到它們健在的時刻,全靠平日不斷的拍攝,好天氣、壞天氣都在拍。書中有一張照片,就是拍攝在天鴿颱風之後,棚架被吹倒,六國飯店舊址露出了空空的鋼架,政府原要求保留的建築立面,已經在之前被偷偷拆去。經過一場大風大雨,我們看到那被列為“文物”的建築,不單失去內涵,連理應被保存的外殼,都早被消蝕殆盡。

有偷偷被拆的,也有在公眾的注視下被拆的。高園街公務員宿舍、均益炮竹廠、山頂醫院兩間小灰屋、勞校小學部、渡船街一號……在被拆的當時,也有社會人士力爭保留,奈何還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在鎂光燈之中,它們一一倒下。這些引起公眾興趣的建築,當中都有故事,在本書中卻只有一個地址和照片,沒有一字一句的描述與讚譽,似是建築的墓碑,名字與遺照,道盡一生,至於千秋功過,就留待後人評說。

閱讀此書,對於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來說,感覺似緬懷故人。看到連勝馬路宣道小學的舊照,我不禁讚嘆:“這個我有印象,要是它今天還在,應該是個法定文物!”還是即使它有幸熬到今日,也只能在我們的惋惜中被目送?不然則被留皮拆骨式的保存立面?甚至是非驢非馬的“保留建築特色”?內子見我看得入神,突然指著書中一棟老民居,說那裡以前住了個老婆婆,小時候特別寵她,經過門口老婆婆會親她一下……今天城市生活中不會有在巷里中隨便亂跑的小孩,也不會有在前院曬衣服的老人家。

以前經常有人會說:這些老建築澳門還有很多。十年又十年,驀然回首,近似建築要麼已經消失,要麼已經所剩無幾。如果老建築的凋零,是20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的副產品,那彷似是社會的錯。不過又正如本書所載的照片,可以看到作者不都是等到建築物快將消失才拍的,對特色建築、城市景觀的關注,是長年累月的硬功夫。澳門作為一個世遺城市,對舊建築的關注,在近年來是有所增長,但看完《十年十年‧失築記》,我不禁在想,社會的關注追得上老建築消失的速度嗎?沒有強大的社會共識,有再好的法律,我們都不能保育一個美麗、真實的城市,可惜對這個地方的關注共愛,不可強求。

十年十年‧失築記

▸ 十年十年‧失築記

編著者:龍發枝

出版社:龍發枝

出版年份:2019

走路是我們的未來 張馨濤

曼徹斯特大學音樂學士、科技研究所電腦語言學碩士,目前為兼職譯者。喜愛聽音樂、看體育、做運動、玩填字遊戲打發時間。

走路是我們的未來

久坐不動絕對是現代都會人的通病,我們也都聽過,每坐上一段時間應該起身活動活動的健康忠告,不過,人類普遍的惰性,使我們很難確實遵循。在這本《走路的科學》中,因為深入研究神經大腦而對人的心理有所洞見的愛爾蘭神經科學專家謝恩·歐馬洛(Shane O' Mara),選擇用簡潔故事性的脈絡,以證據為基礎,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走路有多麼重要,或許從而做出有益的改變。

歐馬洛是都柏林大學三一學院大腦研究實驗室教授,首席研究員,曾任三一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他主要的研究焦點包括人的壓力、憂鬱、焦慮、學習、記憶與認知,而意外且值得關注的是,大腦支持上述後三種功能的系統,特別會嚴重受到前三種因素的影響,同時,神經科學發現,我們的“能動”又與心理與認知健康關鍵地重疊。歐馬洛從生物演化、大腦功能等科學研究談起,大膽結論大腦是為了移動而發展進化;直立用兩足走路乃是語言、工具使用之外,另一項區隔人類與其他動物、定義人類之所以為人類的關鍵能力;再者,人類之所以能夠大範圍擴散到地球各個角落、生存下來甚至成為如此具宰治力的生物,都可歸因於走路。

以一般人都可以簡單理解的例子來驗證歐馬洛的論點,垂直站立能夠靠雙足移動的幼兒,相較於匍匐爬行,確實獲得更新更寬廣的觀看、體驗世界方式,也空出雙手多出與他人跟物件互動的機會,細微地改變了他們的心理功能。歐馬洛總結近年來關於大腦功能的種種研究,詳述大腦如何利用多個感官的輸入,尤其是行走的經驗,以及人類擅於反芻過去並想像未來的“時間感”能力,來繪製類似GPS系統的“認知地圖”,幫助我們知道自己在哪裡、要往哪裡去。

然而,和人體所有功能一樣,這樣的能力是會因為少用而衰退的。歐馬洛引述種種針對活動對於身體、心理健康和創意生產力之正面影響的實驗結果,提倡公共政策應將鼓勵步行視為花費最少、最易得、有效的良方,及都市規劃該如何以“宜行性”為優先考量(包括減少路面障礙、人行穿越號誌時間長短的設定、綠空間的設立與分布等),畢竟,在都市人口越來越多、越來越老化的不久之未來,這或許會是能簡單卻大幅降低社會成本的一種作法。

在綜觀地從不同範疇的科學研究探索走路於人的重要性之外,歐馬洛也點出走路的社會功能,像是為什麼遊行是人們抗議時會選擇的方式。讀完本書,深入了解走路背後的大腦機制,以及走路如何增益我們社交、心理以及神經功能的每一個面向,頗能體會歐馬洛為什麼會以“而走路也是我們的未來”這句話作為結尾。

走路的科學:走路背後不可不知的大腦機制,讓都會人更有創意、更會社交

▸ 走路的科學:走路背後不可不知的大腦機制,讓都會人更有創意、更會社交

編著者:謝恩・歐馬洛(Shane O’mara)

譯者:謝雯伃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年份:2019